南大港濕地迎來申遺成功后第一個候鳥遷徙季
生態蝶變鳥翩躚
10月20日清晨,南大港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群鳥翱翔,景色迷人。
10月20日,南大港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巡護員馮國強用望遠鏡觀察候鳥活動。
10月19日,成群的白骨頂雞在南大港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振翅起飛。
11月9日,國網滄州市渤海新區供電公司員工檢查加固可供鳥兒筑巢的支架。
10月22日,滄州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李末正在救治一只受傷的鳳頭蜂鷹。
10月20日,反嘴鷸在南大港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覓食。
11月8日,小天鵝在南大港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暢游。
10月20日,兩只大白鷺在南大港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嬉戲。
又是候鳥遷徙季,天藍水清迎客來。
11月8日,登上南大港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的觀鳥亭,眼前仿佛鋪展開一幅群鳥翔集的美麗畫卷。最新數據顯示,作為河北第一個世界自然遺產,這里的鳥類從2021年的268種,增長到現在的272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從8種增加到17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從40種增加到52種。
“這是我們今年7月申遺成功后迎來的第一個候鳥遷徙季。”南大港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王立軍說,南大港濕地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路線上的重要中轉站,也是眾多珍稀水鳥的棲息繁育地。每年2月下旬至4月上旬、10月上旬至12月中旬,大批候鳥來此歇腳,補充食物積蓄能量后,再繼續飛向遠方。每隔5至10天,這里就會更新一批“住客”。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多年保護和修復的結果。近年來,保護區先后開展了濕地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國家重要濕地保護與恢復等項目。2020年至2022年,保護區實施了濕地北部養殖池塘生態修復項目,通過微地形整理、灘面營造、生態化改造,成功恢復了108.8公頃濕地生態。此項目成功入選2023年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典型案例,成為全國9個典型案例之一。2023年至2024年,持續開展南大港濕地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完成退養還濕200公頃,疏通河道15.5公里,3000公頃濕地煥然一新。
為了守護好世界級候鳥驛站,保護區搭建了具有影像識別和AI聲紋收集功能的濕地科研監測一體化平臺。在不打擾鳥兒的前提下,實現全天候不間斷監測。監測平臺可自動生成物種監測熱力圖和聲音監測數量及物種統計表,還可以對濕地氣象和水文進行實時監測,幫助工作人員為鳥兒提供周到服務。經過積極努力,2019年至2023年,保護區的候鳥數量4年間增長了4倍。(河北日報記者 張昊 李東宇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