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人民群眾的新期待,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8月21日,承德市雙橋區委黨校教師陳海嬌為承德市雙橋區麗水社區30多位居民帶來了一場生動的理論宣講。
用“小事情”講好“大道理”的理論宣講,充滿活力的文明實踐,豐富多彩的文化志愿服務……這是近日來,“文明中國”主題采訪報道組走進河北省承德市看到的文明新風尚。
文明實踐聚活力 文化志愿潤人心
“活力滿滿,不要說我72歲,我今年27歲!”
8月21日,正在承德市雙橋區麗水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排練合唱的李玉珍老人高興地對記者說。
“雄偉是山的夢,寬闊是海的夢,蔚藍是天的夢,幸福是百姓夢……”當天,李玉珍與麗水藝術團的團員們,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合唱曲目《共筑中國夢》的排練之中。
麗水社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組織文化志愿者定期排練。逢年過節,這些文化志愿者到社區、廣場進行文化志愿演出,把文明之水澆灌在百姓們的心間。
目前,承德市已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1個、實踐所217個、實踐站2636個,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全覆蓋。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文化志愿者就出現在哪里。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承德,我是來自承德市南營子小學的小講解員梁瑀航,這個展廳由我來向您講述我們家鄉的歷史故事……”
今年9歲的梁瑀航在承德博物館講解已經接近兩年,業余時間最喜歡的事就是學習歷史文化知識,為每一位參觀游客提供更好的講解服務。
雙橋區文明辦等部門聯合承德博物館自2020年9月設立“小小講解員”文化小志愿者,通過兒童的視角讓游客更好地感受承德厚重的歷史、燦爛的文化。
截至目前,先后有1102人次參與到志愿講解服務當中,累計服務時長突破3000小時,為30余萬人提供歷史講解文化志愿服務。“小小講解員”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傳承歷史根脈,擦亮文化瑰寶,讓它們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
移風易俗 詩歌推動文明新風
詩碑、詩墻、詩林、詩歌館……走在興隆縣安子嶺鄉詩上莊村的路上,能感到濃濃的詩歌文化氣息。
詩上莊村原本叫上莊村,是知名鄉土詩人劉章的故鄉,先后走出了4位中國作協會員、11位河北省作協會員。2012年,劉章、劉向東和劉福君三位詩人合著的詩集《詩上莊》在上莊村舉行首發式。2018年,上莊村正式更名為詩上莊村。
這些年詩上莊村依托特有的人文優勢,大力弘揚傳承詩詞文化,打造人文環境,開拓文化旅游,推動鄉村振興。
“受到詩歌熏陶,現在文化活動多了,游客也多了,大家的收入提升了,日子過得更有聲有色了。”村民何媛媛道出了村民生活的變化。
如今,這個地處燕山深處的小村莊,早已成為了許多人向往的“詩和遠方”。2020年,因詩而興的詩上莊村獲評全國文明村稱號。
新時代新征程,必須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承德市堅持把鄉風文明作為精神動力,持續激發內生動力,推進移風易俗,形成崇德向善的鄉風民風。
豐寧滿族自治縣全縣310個村全面建成“道德積分+愛心超市”,以戶為單位累計“道德積分”,以家庭美德、移風易俗、環境衛生等作為積分項目,群眾可用積分隨時兌換日用品,實現“小積分”存美德,“小積分”樹文明。
隆化縣打造“和諧十二家”新模式,構建由網格指導員、管家、12戶農戶組成的互助網格。在各個網格間,農戶互幫互助、互學互敬,有效促進了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的形成。
“道德積分+愛心超市”“和諧十二家”等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新品牌的出現,既推動了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又為城市居民增加了優質鄉村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
榜樣引領 培塑道德風尚
在蒼翠連綿的林海深處,矗立著一座三層瞭望臺。
三層,108個平方,一天一夜電話報告60多次瞭望情況,這是劉軍和王娟夫婦每天生活和工作的全部。作為塞罕壩機械林場的瞭望員,夫婦兩人日夜生活在這座海拔1900米的瞭望臺里,守護塞罕壩百萬畝林海。2021年10月,他們榮獲“中國好人”稱號。
“中國好人”是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道德標桿。
這些年,承德市重視發揮“中國好人”等先進典型引領作用,讓“好人效應”持續“發酵”,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中培塑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
如今,3300余名文明市民、600余名最美環衛工、260余名快遞小哥、150余名最美出租車司機活躍在鄉鎮社區、大街小巷,持續向善向好向上社會新風凝聚了文明城市創建的新動能。
在醫院、銀行網點、交通場站、商場超市、行政審批大廳等各行業窗口,1200余個文明窗口、2800余名服務明星、120余名最美導游員、100余名文明執法標兵成為服務來承德旅游過節游客、來承德興業投資企業的“星級服務員”,開展“提質提效、文明服務”競賽,打通了便民利民“最后一公里”。
去年以來,承德市組織了68名新時代文明實踐講師團教授開展“做文明有禮承德人”系列宣講,32支專業志愿服務隊開展23項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帶動16萬余名群眾自覺參與到“‘雙爭’有我”系列文明實踐活動中。
承德市充分發揮全市2000余支宣講隊伍作用,采取線上與線下、傳統媒體與新型媒體、分眾與大眾、集中與分散等靈活方式,組織宣講14000余場次,受眾500余萬人次,推動黨的創新理論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從細處著手,從實處發力,精神文明建設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在榜樣的示范帶動下,在各項文明實踐活動的蓬勃開展中,文明正在成為承德這座城市最美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