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30日晚,在巴黎殘奧會游泳比賽中,河北殘奧選手郭金城連續在3個決賽項目中出場。在男子S5級100米自由泳決賽中獲得銀牌并打破亞洲紀錄之后,他最終在男女混合4x50米自由泳接力20分決賽中和隊友彭秋萍、袁偉譯、蔣裕燕一起拼下金牌,實現了自己的奧運金牌夢。
當地時間8月30日,郭金城在比賽中。殘奧官網圖片
加上頭一天在男子S5級200米自由泳決賽中以2分20秒74的成績創造了新的亞洲紀錄,巴黎殘奧會開賽兩天,郭金城參加了4項比賽,3項實現了新突破。
這位沉淀了十二年的“無臂飛魚”,首登殘奧賽場,便一次次為我們帶來驚喜。
“中國飛魚”驚艷巴黎
剃光頭、不戴泳帽,不穿競速泳褲,賽場上的郭金城很好認。
作為男女混合4x50米自由泳接力比賽的最后一棒,他站在出發臺做好準備,隊友“交棒”后,郭金城伸展身體、第一時間跳入水中,并開始高頻打腿,仿佛自帶“渦輪增壓”,一口氣沖向終點。最終,郭金城幫助中國隊以2分14秒98的成績獲得這枚金牌,并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這位被稱為“中國飛魚”“無臂飛魚”的小伙子,再次用他“50米只換一次氣”的絕招驚艷賽場。
然而,這個絕招背后是艱辛的付出。
“在以前的比賽中我總是落后冠軍0.2秒,減少換氣就能節省出這0.2秒。”郭金城回憶說,“為練習憋氣,我給自己計時,強逼著自己一次比一次憋時間長些,每次都憋到快要窒息時才換氣。”白天在泳池練、晚上在宿舍對著盛水的臉盆練,漸漸地,他從只能憋氣一分鐘延長到近兩分鐘。比賽時的高強度運動耗氧更多,練了靜止憋氣還遠遠不夠,他就在訓練中繼續“升級難度”。經過長時間的練習,他從游50米需換三次氣練到只需換一次氣。
終于,他50米游進30秒以內,郭金城實現了對這類S5級別殘疾人選手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突破。這也讓他在杭州亞殘運會一戰成名后,3次站上最高領獎臺并打破亞洲紀錄。
“我的目標是巴黎殘奧會。”郭金城告訴自己,更高的舞臺就要付出更多的汗水。
在此次巴黎殘奧會集訓期間,他積極配合教練,進一步加大訓練強度,幾乎每次的訓練量都要超過萬米。“這么高強度的訓練他從不喊累,每次都高質量完成,我知道,那是殘奧會的夢想激勵著他。”省殘疾人游泳隊教練劉振齋說。
“今天比賽我撞向終點的時候比以往的比賽更用勁,因為,我要圓夢了!”這個靦腆的男孩,又露出了微笑。
失去雙臂的男孩“長”出了翅膀
看著從小帶大的孩子登上最高領獎臺,劉振齋紅了眼眶。
回憶起師徒兩人最初見面,是在我省一次殘疾人運動員選拔中,那時郭金城還是個8歲的小男孩。這個出生于滄州滄縣的小男孩在5歲時遭遇了意外,因觸電失去雙臂。帶著對孩子前途的迷茫,父親帶著郭金城來參加選拔。
盡管當時他還不到入隊的年齡,但劉振齋對這個袖子空空,但“眼里有光”、身上一股拼勁的男孩印象深刻。劉振齋便把這個小男孩列為備選隊員,并在四年后將12歲的郭金城帶入了河北省殘疾人游泳隊。
沒有雙手,學會游泳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郭金城逼著自己跳進水里,用下巴抵住漂流板練習,一趟趟沉下去再上來,下巴磨出了血,肚子里喝了不少水。三天后,他就學會了游泳。
提升技術就更難了。身體平衡性差,一下水就嗆,游起來也會因撞到水線破皮流血。為了能更好地控制身體平衡,他每次訓練時要在胸前綁上1.5公斤重的杠鈴片;為了增強腰部力量,他會在體能訓練結束后自己繼續加練。
“那時候,被杠鈴片蹭傷或是嗆水,對我來說是家常便飯。”郭金城說。
一年365天,郭金城訓練天數有350多天;一天訓練6小時,他10多年來幾乎雷打不動;回到宿舍別人放松,他會觀看國外高手的視頻,琢磨改進動作細節……
破繭成蝶——從省內比拼到全國比賽再到國際賽場,郭金城一步步走上更高的舞臺,取得越來越出色的成績。
在訓練成績提升的同時,生活中郭金城也變得越來越開朗和自信。
加入游泳隊之前他從來沒出過遠門,父母擔心他生活不能自理。而加入隊伍后,到各地訓練參賽,讓他學會了越來越多的技能,用腳來拿筷子吃飯、拿筆寫字,用腳做一切手可以做的事。“手能做的,腳也可以;別人能做的,我也可以,我要做自己的英雄。”郭金城說。
“我要去上大學豐富自己”“我還要繼續沖擊下一屆殘奧會”……游泳讓這個失去雙臂的男孩“長”出了翅膀,翱翔在更廣闊的天空。(河北日報記者 楊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