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25日 第 06 版)
京杭大運河河北香河段,河暢水清,波光粼粼,兩岸綠樹成蔭,風光旖旎。在位于運河沿岸的香河中心碼頭,游客人頭攢動,一場表演即將上演。
人群中,49歲的陳秋來密切注意著現場的秩序和演員狀態,他向鼓手發出號令,一陣激情四射的鼓點瞬間響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安頭屯中幡”火熱上演。
現場,10余米高、幾十斤重的色彩艷麗的中幡,在多名男青年的頭頂、肩上、肘部、下巴、后背等處上下飛舞、交替騰挪,但始終幡不離身、竿不落地。表演中,幡面彩綢迎風招展,幡頂銅鈴叮當作響,中間穿插挎鼓表演,場面十分壯觀,觀眾掌聲與喝彩不斷。
一邊指揮演員們變換隊形和表演動作,一邊用手機拍照攝像,留存資料以便研究改進,陳秋來是河北省香河縣安頭屯鎮人,是該鎮歷史悠久的民間表演藝術團體——中幡會的帶頭人,從事中幡表演、技藝傳承已有30余年。
之所以在運河邊表演,是因為安頭屯中幡與大運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跟隨陳秋來,步入香河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件件實物、圖片,講述、追尋著中幡技藝的發展歷程。
“它始于大運河,興于大運河。”陳秋來說,安頭屯中幡起源于隋唐,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中幡就是從運河傳過來的。最早有張、劉兩家船工在河中駛船,途中突遇大風,桅桿被刮倒。船工上前將桅桿扛起。待船修好后,舊的桅桿就順手舞動,后一直演化發展至今。”
一提起大運河和中幡,陳秋來笑聲朗朗,整個人也眉飛色舞起來。“過去,安頭屯鎮中幡表演氛圍十分濃厚。只要鼓聲一響,全村人都會聚集到一塊。我16歲拜師學藝,那會兒場地有限,缺少平地,大伙就下到沒有水的坑底里練習;缺少幡面,大伙就用不綁幡面的竹竿練習。由于平衡性很難掌握,稍不留神,頭、胳膊、腳就可能受傷,即便這樣也要爭著練習。”
出于對中幡的熱愛,安頭屯耍幡人推動技藝在不斷傳承中發展、創新。目前,已形成成熟的表演動作100多個。“老虎大撅尾”“后提大晃肋”“腳踢斷梁”等安頭屯中幡表演中的精妙招式,令人拍掌叫絕。
在陳秋來眼中,中幡不僅僅是一項技藝,它更是當地人一種重要的文化符號和精神圖騰。“習練中幡是非常艱辛的。幾十斤重的東西在下巴上、頭上撞擊,不下苦功夫是練不好的。但是幡一旦舞起來,精氣神馬上就來了。”陳秋來說,“中幡蘊含著一種協調之美、穩定之美,也寄予著安頭屯人不畏艱難、永不服輸的精神。”
作為安頭屯中幡會的帶頭人,如何把這項技藝傳承好,是陳秋來經常沉思的問題。這些年,他花很多心思組建、運營表演隊伍,爭取全國各地演出機會,讓更多人了解、品味這項非遺。
在演出間隙,他把腳步更多踏向了校園的綠茵場。“前些年,我發現中幡隊員年齡多在40歲以上,有的已經70多歲,有些青黃不接,便有了‘非遺進校園’的想法。”在地方學校的支持下,自2014年起,中幡會在香河縣安頭屯中心小學、香河縣第十中學開設起中幡課堂,陳秋來和弟子們手把手教授孩子們學習中幡。
安頭屯中幡分為筒、面、樓三部分,由彩旗、飄帶、鈴鐺、樓圈等共13件東西組成,通常重達10至20公斤。陳秋來帶領團隊,為孩子們專門制作了輕便型中幡,便于上手。在陳秋來和弟子們的悉心指導下,孩子們耍得有模有樣。
大運河香河段全長21.7公里,上連北京通州區,下接天津武清區,作為出京第一站的香河被譽為“京畿首驛”。2022年6月,京杭大運河京冀段全線通航,這讓陳秋來燃起了新的信心和希望。“我們一定要把安頭屯中幡這項民間藝術傳承好,更好地留住運河鄉愁,不斷向來往游客講好大運河生生不息的發展故事。”陳秋來說。(記者 史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