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康鮮食玉米公司總經理、張家口市萬全區鮮食玉米協會秘書長李向前(左)與中煤張家口煤礦機械公司工程師龐洪志察看鮮食玉米水循環利用系統的運行情況。河北經濟日報記者 吳新光 攝
河北經濟日報記者 吳新光
張家口市萬全區被譽為“中國鮮食玉米之鄉”,但由于采收期集中、加工過程中耗水量大,玉米加工企業是妥妥的耗水大戶,如何節水,成為萬全鮮食玉米產業發展的挑戰。
8月,一年當中玉米加工的最旺季節,張家口市穗康鮮食玉米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第五分廠的工人可能還沒意識到——玉米剝皮后的清洗用水、蒸煮后的二次清洗用水、速凍隧道的除霜用水,都已經不再是原來的自來水了,而是換成了循環水。
穗康鮮食玉米水循環利用系統7月20日開始調試,7月28日正式生產。8月14日下午,記者來到現場一探究竟。
穗康鮮食玉米水循環利用系統一角。河北經濟日報記者 吳新光 攝
該系統由中煤張家口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建設,針對穗康鮮食玉米公司生產車間的生產廢水進行處理并回用。項目設計處理規模720立方米/天,生產時間連續排水。
在水循環利用項目現場,負責安裝調試的中煤張家口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工程師龐洪志介紹說,該系統主要包括機械格柵、調節池、冷卻塔、生物濾池、盤式過濾器、殺菌劑泵、加藥泵、超濾裝置、超濾水箱、反滲透裝置、回用水池、回用水箱等。項目工藝整體采用“冷卻塔+立體復合基懸浮生化反應器+超濾系統+反滲透系統”處理工藝,綜合水回收率達到70%以上,循環水達到生活飲用水標準。
為什么要加裝機械格柵?它有什么作用?調節池里匯入的是什么水?
龐洪志一一解答:在這個系統中,所有生產用水和除霜用水通過管道,進入機械格柵區。格柵可以把玉米粒、玉米須、玉米皮、玉米柄等雜質攔住,并有專門人員將其打撈出來,否則,很容易堵塞管道、損壞設備。然后,清洗生玉米水、蒸煮設備冷卻水、熟玉米初步降溫水、冷凍設備除霜水都匯入調節池。
穗康鮮食玉米水循環利用系統示意圖。河北經濟日報記者 吳新光 攝
“這些豎管就是反滲透裝置,是整個系統最核心的設備,家里的凈水器也同樣裝有反滲透裝置,只不過要小得多。從反滲透裝置出來的回用水的水質比自來水還要好,是純凈水。”龐洪志指著一排排豎管告訴記者,它廣泛應用于各種液體的提純與濃縮,其中最普遍的應用實例便是在水處理工藝中,用反滲透技術將廢水中的金屬離子、細菌、病毒、有機物及膠體等雜質去除,以獲得高質量的純凈水。整個工作原理均采用物理法,不添加任何殺菌劑和化學物質,并且反滲透膜并不分離溶解氧,所以通過此法生產得出的純凈水是活水,喝起來甘甜可口。
對于水循環利用系統成功使用,張家口市穗康鮮食玉米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家口市萬全區鮮食玉米協會秘書長李向前心里樂開了花,“以前使用的是水箱,無論是生產用水,還是除霜用水,都用的是自來水。有1立方米的水,就排放1立方米的水,一點也沒有重復利用。這套水循環利用設備是第一次在萬全鮮食玉米加工企業應用,我感到很榮幸,回用水可以循環利用,而且回收率達到70%以上,節約了水資源。”
穗康鮮食玉米公司第五分廠工人在包裝車間緊張工作。河北經濟日報記者 吳新光 攝
“穗康公司共有8個加工廠,這個第五分廠蒸煮設備、冷凍設備是全國最先進的,一天需要耗費1000多立方米水,工業用水價格是7.14元/立方米,按2023年加工41天、加工3000萬穗玉米計算,共花費水費42萬元。今年使用回用水后,每立方米水的成本才合4元錢。設備投運后,按照企業50天生產時間計算,每年可節約用水3.6萬立方米。”李向前細細盤算了起來。
張家口市萬全區目前有20多家鮮食玉米加工企業,年加工鮮食玉米6.8億穗,由于生產加工比較集中,都是集中在7月、8月、9月,耗水量比較大,個個都是耗水大戶。萬全區委、區政府未雨綢繆,著眼節約用水、重復循環利用水,以穗康公司作為試點,新上了這套鮮食玉米水循環利用設備。
“從設備運行這段時間來看,回用水在玉米加工中使用狀況良好,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李向前希望今后有越來越多的玉米加工廠能用上循環水,為節約水資源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