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塞罕壩機械林場尚海紀念林的落葉松郁郁蔥蔥,這里不僅是塞罕壩這片超百萬畝人工林海的起源地,更是塞罕壩精神的發源地。
8月14日,塞罕壩展覽館,眾多游客前來了解塞罕壩機械林場建設的艱苦奮斗史,學習“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
8月14日,從塞罕壩機械林場月亮山望去,滿目青翠,宛如一幅綠色畫卷。
8月14日,眾多游客徜徉于浩瀚的林海,感受生態建設的成果。
8月14日,塞罕湖清澈的湖水像大地上的一面鏡子,將藍天、白云倒映水中,將湖水天影融為一體。
河北省最北部、內蒙古高原渾善達克沙地南緣、海拔1010米至1940米的壩上,鑲嵌著一顆綠色明珠——塞罕壩。這里是灤河、遼河兩大水系的重要水源地,被譽為“河的源頭、云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異獸的天堂”。
歷史上的塞罕壩水草豐美、森林茂密,被譽為“美麗的高嶺”,后因肆意砍伐和山火不斷,逐漸退化成“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漠沙地。帶著改變風沙緊逼北京城嚴峻形勢的使命,塞罕壩機械林場于1962年成立。60多年來,塞罕壩人克服氣候惡劣、偏遠閉塞、積雪期長等困難,一代接著一代干,建成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榮獲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
如今的塞罕壩,森林面積達115.1萬畝,森林覆蓋率82%,活立木蓄積量1036.8萬立方米。每年涵養水源2.84億立方米,固定二氧化碳86.03萬噸,釋放氧氣59.84萬噸,森林資產總價值231.2億元,曾經的風沙地變成守衛京津生態安全的綠色屏障。
2021年8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塞罕壩機械林場考察調研時指出,“塞罕壩林場建設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艱苦奮斗史。你們用實際行動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這對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示范意義”,強調“要傳承好塞罕壩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實生態文明理念,再接再厲、二次創業,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上再建功立業”。
塞罕壩人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深化國有林場改革,推動綠色發展,增強碳匯能力,加強林業科研,筑牢京津冀生態安全屏障,為建設美麗中國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續寫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