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每日電訊》2024年8月16日第11版
79歲的鄧振江是一個河北梆子民間戲社的老社長,家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古城之內。他家門口的路,向東1公里直達1987年版古裝電視劇《紅樓夢》的取景地“榮國府”。
走進鄧振江家的兩層民居,門樓下掛著一打舊掛歷,上面空白處是手抄的梆子戲詞。堂屋內,在北方人認為最重要的中堂位置,擺放有兩把二胡。
2005年,鄧振江從一家國企退休之后,迷上了河北梆子。自此,在自家門樓下,他學打梆子、拉二胡,老伴學唱。日復一日,門口聽和學唱的人越來越多,20多人湊在一起成立了江蘭戲社。
河北梆子發軔于草根,在正定有深厚的群眾基礎。百年來,腔高板急的梆子腔唱遍了鄉間閭里,一聲聲縈繞云霄的梆子響,滋養出正定人慷慨激越的性格。
時隔40多年,今年6月,改編自正定縣知名作家賈大山的短篇小說的河北梆子獨幕劇《年頭歲尾》,被重新搬上正定縣常山影劇院的舞臺。
改革開放后,在各種現代藝術形式的沖擊下,河北梆子一度出現生存危機。正定在唱腔和劇目上大膽改革創新,推出一批與時俱進、貼近百姓生活的新劇,引發較大社會反響。
說起40多年來的發展,鄧振江的直觀感受是,喜歡聽戲的正定人越來越多了。談及原因,他說:“生活越來越好了,才會有更多人、有更多時間和氣力去唱戲、聽戲。”
近年來,鄧振江帶領江蘭戲社,不計報酬,下鄉進村,到學校、養老院免費演出。除表演《大登殿》《蝴蝶杯》等經典劇目,他還創作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心聲》《正定古城贊》等新劇,受到觀眾好評。
鄧振江說,他已累計為戲社貼補了近10萬元,每當看到臺下人山人海的觀眾,聽到一波又一波的掌聲,就覺得值了。越是人多,他越覺得應該把正定的新發展編成唱詞,通過梆子戲唱給大家聽。
正定縣文化館館長王寧說,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進入新時代,正定經濟實現歷史性躍升,物質富足了,正通過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讓更多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讓群眾精神也富有。
去年以來,正定縣統一組織正定縣梆子劇團骨干、正定縣戲曲協會以及江蘭戲社等民間戲社輪流在陽和樓上展演,滿足群眾對河北梆子的觀賞需求。
始建于金末元初的陽和樓,曾經是文人墨客把酒登臨、創作和演出元曲的地方。如今,除了鄧振江等民間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彭蕙蘅等名家也不定期到陽和樓獻藝,這里已成為“百姓舞臺”。
傍晚時分,華燈初上,陽和樓前游人如織,樓上不時傳出一聲聲酸心熱耳的梆子腔,引得游客或駐足傾聽,或循聲憑欄而上。
如今,不少來正定旅游的人常做兩件事:一是逛正定古城“九樓四塔八大寺”,領略古建筑的風采;二是到陽和樓上,聽一場原汁原味的河北梆子。得益于文旅融合發展,去年正定獲評首批河北旅游名縣,年旅游收入超百億元,旅游人次超千萬。
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強文化和自然遺產傳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求。陽和樓的古今之變就是生動縮影。
今年,鄧振江把戲社的“接力棒”交給了47歲的戲社成員翟成業,他則退居二線,搞唱詞創作。最近,他正圍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埋頭創作新唱詞,反映改革新變化。
他說:“新唱詞里,有百姓的心聲。”(記者孫清清 趙鴻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