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訊(記者 路娟 通訊員 李巧麗)濰坊風箏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河北科技大學材料學院將濰坊風箏引入科大校園,不僅讓這項古老的非遺在年輕一代中煥發新生,也為濰坊風箏的傳承與創新搭建了堅實的橋梁。
河北科大材料學院非遺社團志愿者在富強小學給小學生講解濰坊風箏知識。材料學院供圖
15年來,材料學院致力于傳承非遺,在原有濰坊風箏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將其分為繪畫風箏、3D打印風箏、拼裝風箏。
在校內,材料學院深入研究濰坊風箏的歷史與技藝,組建非遺社團,組織風箏制作活動風箏展覽和放飛活動,提升師生對非遺的認知,讓濰坊風箏在校園內煥發生機。
在校外,材料學院在步行街進行非遺展演,為市民講解濰坊風箏的歷史,宣傳濰坊風箏,將濰坊風箏帶入了更多人的視野當中;在社區,材料學子前往石家莊青園小區、尖嶺小區等多個小區進行濰坊風箏的宣傳;在學校,志愿者們認真地為小學生介紹風箏的構造原理及相關知識,小學生動手組裝風箏,對自己組裝的風箏愛不釋手,感受濰坊風箏的獨特之美。
石家莊富強小學小學生了解濰坊風箏知識。材料學院供圖
材料學院非遺社團志愿者許佳賀表示,“我們會根據不同的觀眾推出不同的服務項目,讓濰坊風箏飛入尋常百姓家。”近年來,非遺社團走進大街小巷、小學、社區等場所,讓更多的人認識濰坊風箏,讓藝術的溫暖和力量由“指尖”流淌到人們“心間”。
據統計,非遺社團組建以來已開展服務36次,參與志愿者近500人次,服務對象22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