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張謝雅 王棋 韓建強 實習生 任梓銘
路,是出行的基礎,更是發展的希望。
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讓農村公路成為老百姓家門口的致富路、幸福路、連心路、振興路。2024年,河北省將“四好農村路”提升工程納入20項民生工程,目標是建設改造農村公路6000公里。
路越來越好
剛立秋的8月,暑熱未消,驅車行駛到邯鄲市肥鄉區天臺山鎮,路兩側大片的玉米地已有一人高,從車前望去,柏油馬路穿田而過,嶄新亮眼。
這條路,是6月份剛剛建成通車的曹前線南段,北接309國道,南接成安縣,也是今年肥鄉區改造提升城鄉路網的重點工程之一。
邯鄲市肥鄉區曹前線南段航拍圖。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王棋 攝
臨近傍晚,從地里回來的村民三三兩兩地在村口閑聊,穿著白色背心的孫賀昌就在其中。
孫賀昌今年60歲,是天臺山鎮李堡村人,當被問到村口這條路的變化時,他說:“就這么說吧,我小時候,這是一條小土路。40多歲的時候,修成了瀝青路,那時候大概7米寬,后來又修成了9米寬。今年我60歲,它又變樣了,現在都12米寬了。”
“我是越來越老了,路是越來越好了。”孫賀昌笑著說。
幾十個春秋,曹前線南段從小土路變成12米寬的柏油馬路。
這條路并不長,全程只有7.1公里;這條路也不是城市交通要道,但它連接著20多個村子,有3萬多個像孫賀昌一樣的人,順著這條路去田里農忙,去鎮上趕集,去市里上學、工作……
7.1公里,在河北省十年以來新改建的8萬多公里農村公路中不足萬分之一,但每一公里,都扎扎實實地修在當地群眾的心坎上。
邯鄲市肥鄉區群利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棚航拍圖。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王棋 攝
人越來越多
沿著曹前線一路前行,一片采摘園映入眼簾,上百個種植大棚在陽光的折射下熠熠生輝。門口的大倉庫里,工作人員正在把一串串剛摘下的葡萄打包裝箱。
群利葡萄,是肥鄉區遠近聞名的特色農產品之一。
“之前我們主要給邯鄲、石家莊、鄭州等地的商超和批發市場供貨。現在來采摘的人越來越多,時不時就有車開進院里,主要是路好走了,大家過來也方便。”邯鄲市肥鄉區群利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玉朝說,目前采摘收入的占比能達到20%左右,而這種產業結構的變化跟“路”的關系密不可分。
邯鄲市肥鄉區群利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葡萄大棚。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王棋 攝
“來我們這,走曹前線其實是最方便的。但是前些年路不好,坑坑洼洼的,來采摘的人很少,剛摘下來的葡萄,開車回家就顛爛了。”張玉朝告訴記者,今年暑假正好趕上曹前線修好通車,帶著孩子來采摘的游客格外多,這兩個月合作社的收入都提升了不少。
在曹前線沿途,像這樣的采摘園、觀光園有十幾個。隨著曹前線的提升改造,群利葡萄、晨豐鮮桃、麗園甜瓜等特色農產品,成了肥鄉響當當的“吸客”神器,一個個偏僻的小山村也進入了鄉村游、特色游、休閑游的“打卡榜單”。
路長制,路長治
道路三分靠建,七分靠養。
“我是曹前線南段的路長,作為一名路長,我的工作內容主要是負責道路的建、管、養、運,以及路域環境的整治工作。”邯鄲市肥鄉區天臺山鎮鎮長、曹前線南段路長李嘯超說,平時每周他都會到路上巡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如逢汛期,基本上每天都要轉一圈才放心。
不止李嘯超一個人,曹前線沿途20多個村,村村有路長。“我們經常組織路長培訓,就轄區內的道路環境、安全隱患進行排查梳理。”李嘯超告訴記者,天臺山鎮目前已經建立了鎮、村兩級“路長制”工作體系,持續推進對轄區內的道路進行精細化管理。
邯鄲市肥鄉區曹前線路長信息公示牌。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王棋 攝
隨著河北省對農村公路的管理機制不斷完善,突出實施“路長制”,建立縣、鄉、村三級路長體系。像李嘯超這樣的各級路長,河北省共有50507名。
十年接續奮斗,只為建好家門口的“每一公里”。
據統計,十年來河北省累計投入1148億元,共新改建農村公路8.15萬公里,新增里程3.03萬公里,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18.2萬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