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拳擊54公斤級決賽結束的鈴聲響起,隨著裁判高高舉起常園的手,她激動地歡呼起來,并跪地親吻拳擊臺。
巴黎奧運會中國拳擊隊首金得主,鄒市明、張小平之后的第三位中國奧運拳王,中國首個女子拳擊奧運冠軍……當地時間8月8日晚,27歲的中國選手常園創造了多個歷史。
當地時間8月8日,裁判宣布常園(左)獲勝。當日,在巴黎奧運會拳擊項目女子54公斤級決賽中,中國選手常園戰勝土耳其選手阿克巴什,奪得冠軍。中新社記者 趙文宇 攝
初見常園,這位身材嬌小、有兩顆小虎牙和一對笑眼的女生似乎沒什么攻擊力。而在拳擊臺上,她出拳犀利,進攻兇猛,眼神透露著“殺氣”。強烈“反差感”的背后,是常園對奧運領獎臺多年的苦苦追求。
出生于武術世家,耳濡目染的常園自幼喜歡“打打鬧鬧”。小學四年級時,父親給出兩條可選擇的道路——練習武術或專心上學,9歲的常園毫不猶豫選擇了前者。后來,因身體條件出色,常園被推薦到石家莊市體育運動學校練習跆拳道。因為偶然的機遇,常園被女子拳擊手的颯爽英姿所打動,加入河北省女子拳擊隊。
從小練習武術和跆拳道的經歷,為常園打下了扎實的基本功。如拳擊教練張喜燕所評價,常園悟性高、肯吃苦且應變能力強。甫一進入拳壇,常園便以“黑馬”之姿嶄露頭角,從2013年至2015年,她相繼在少年女子拳擊世錦賽、青奧會和青運會等賽場摘得冠軍頭銜,迅速成長為國內頂尖的女子拳手。
和青少年時期的順風順水相比,常園在成人賽場上的道路略顯坎坷。2016年里約奧運會,常園作為隊友任燦燦的陪練,第一次來到奧運會現場。電視機上的舞臺轉變為真實場景,而自己只能站在聚光燈外旁觀,從那一刻起,以運動員的身份登上奧運賽場,成為常園最大的目標。
全運會冠軍、雅加達亞運會冠軍、東京奧運會拳擊亞洲大洋洲區資格賽冠軍……歷經五年的沉淀,常園如愿來到東京,但最終止步八強。
如果說爭取參賽資格是常園首次參加奧運會的心愿,登上領獎臺便是她繼續征戰巴黎的新動力。東京奧運會后,由于女子51公斤級的項目被取消,常園被迫升為54公斤級。面對全新的備戰方向和對手,對冠軍的渴望,讓常園毅然決然踏上未知的征程。
從頭開始,意味著更高的體能要求和更快的攻防節奏。根據國際賽事的規則,女子拳擊比賽每場三個回合,每回合時長三分鐘。在實戰訓練中,常園往往拉著隊友進行九回合的對抗。一場三倍于比賽的訓練下來,常園的手經常抖得厲害。教練為她稱體重,她的汗水有1.5公斤之多。
身體的勞累,有時會造成心理上的疲乏。一個人在外訓練和比賽,常園沒有因為在拳擊臺上挨打哭過,但會因為想家而流淚。凌厲兇悍的拳擊風格之外,常園也擁有一顆細膩的心。平日,她是隊里的“開心果”,喜歡唱歌和化妝,注重保養頭發。“一個能打的普通女生”,是常園對自己的定位。
日復一日出拳、試探、進攻,漫長的蟄伏后,信心滿滿的常園重返奧運舞臺。54公斤級決賽之前,老將楊文璐取得女子60公斤級銀牌。自女子拳擊從2012年倫敦奧運會成為正式比賽項目以來,到巴黎奧運會前,中國女拳手共獲7枚奧運獎牌,卻始終與金牌無緣。楊文璐在賽后采訪中曾堅定表示:“我相信這屆奧運會馬上能取得突破。”
常園就是那個取得突破的人。決賽中,在身高、臂展都不占優的情況下,常園一上來火力全開,占據全場的主動權。一拳又一拳,打的是一代中國女拳手的沖金夙愿,也打的是自己十余年來對勝利的期盼。5比0大勝土耳其選手阿克巴什,常園做到了。
常園比賽的場地是羅蘭·加洛斯體育場,在網球賽事結束后“變裝”為拳擊賽場。2011年,李娜在這里奪得法網女單冠軍,成為亞洲首位大滿貫單打冠軍得主;5天前,鄭欽文在此成為亞洲首個網球單打奧運冠軍;如今,常園在這片“福地”再次改寫歷史。
“勝利屬于最頑強的人”,這是羅蘭·加洛斯看臺上的格言,也是對常園的生動寫照。這場勝利,來得恰逢其時。(作者 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