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攝制丨河北日報記者史晟全、王木者、王永帥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在秦皇島港,天藍海闊,汽笛鳴響,一艘艘巨輪穿梭往來,煤炭、礦石、散雜貨等貨物裝卸有序運轉。
與港口繁忙相對應的,是臨港產業項目施工現場的熱火朝天。在秦皇島市海港經濟開發區,中儲糧海港糧食儲備基地、中港國際冷鏈物流農產品交易中心等項目正在加緊建設。
聚焦建設陸海聯動、產城融合的臨港產業強省這一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造環渤海港口群,建設沿海經濟崛起帶,構建向海圖強、向海發展的新格局。
春日時分,記者探訪我省沿海城市的部分臨港園區,感受臨港產業的新變化、新氣象。
河北港口集團整合優化資源,加速臨港產業集聚,切實把沿海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圖為近日拍攝的唐山港京唐港區集裝箱碼頭。河北日報記者 史晟全 攝
“前港后廠”的獨特優勢
工廠距離秦皇島港僅2公里。由中央儲備糧秦皇島直屬庫有限公司建設的中儲糧海港糧食儲備基地項目,“長”在離海很近的地方。
海風習習,濤聲陣陣。來到中儲糧海港糧食儲備基地項目建設工地,只見高高的塔吊下面,挖掘機揮舞長臂,運輸車來來往往,一座座白色圓柱狀巨型建筑拔地而起。
“這些圓柱狀建筑是我們建設的用于儲備進口糧食的筒倉,直徑達32米,是國內目前在建最大的糧倉筒倉。”中儲糧海港糧食儲備基地項目資料主管謝兆安說,該項目于2021年11月開始建設,計劃建設90個筒倉,總倉容81萬噸。其中,一二期建設筒倉30個,計劃7月份竣工。項目建成后,將打通糧食儲備和加工上下游環節,為京津冀地區糧油市場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為滿足進口糧食的倉儲需求,建好“大國糧倉”,經多地選址考察,他們最終選擇將項目“落子”沿海城市秦皇島。“進口糧食通過海運抵達秦皇島港,再運輸到我們這里,靠著‘前港中倉后廠’的獨特布局,將大大降低物流成本。”謝兆安說。
港口興,產業旺。隨著秦皇島港的發展,很多企業看中“前港后廠”這一生產模式的獨特優勢,紛紛在港口附近布局項目。
在秦皇島啟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魏長浩看來,“前港后廠”模式可以使企業所需的原材料從港口快速運過來,直接投入企業生產,再利用港口將產品運往各地,不僅優化了生產方式,還促進了環境保護。
距離秦皇島港約5公里遠,該公司新建的年產100萬噸的生物酶解蛋白項目正在進行設備調試,將于近期投產。“這個項目以豆粕為原料,采用生物工程技術制成酶解蛋白產品,主要應用于畜牧飼料行業,前景良好。”魏長浩說。
在秦皇島市海港區東港路與北二環路交叉口東南側,6個剛建成的農產品交易大廳展露新顏。走進交易大廳,方便大型貨車并排出入的11米寬的物流通道分外吸睛,照明、消防、空調等設施一應俱全。在交易大廳旁,還建有一棟8層的立體冷庫,為經營者提供冷凍儲藏服務。
“依托港口海運和本地四通八達的陸上交通網絡,助推秦皇島農產品進入全國千家萬戶。同時,也讓更多新鮮優質的農產品走上當地居民餐桌。”中港國際冷鏈物流農產品交易中心副總經理王立勛介紹,該項目一期建設6個農產品交易大廳,二期建設21棟交易樓,預計今年5月正式投入運營,目前已有1000多戶農產品經銷者簽訂了入駐意向。
“我們依托港口資源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臨港產業,吸引了一批優勢明顯、競爭力強的項目落戶。”秦皇島市海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楊世友說,到目前,園區已形成糧油食品加工、玻璃深加工、光伏裝備制造、臨港物流等產業集群。
海洋產業的“鏈式布局”
海水這種常見的海洋資源,能做出什么“花樣”?
在位于唐山市海港經濟開發區的三友新材料公司,質量研發部主任工程師郭彥彥帶著技術人員進入“鎂下游”實驗室,緊張地進行高純活性氧化鎂的實驗。“高純氧化鎂屬于海洋化工新材料行業,在光學玻璃、電極材料等領域應用廣泛。”郭彥彥說,以高濃度海水為原料,他們研發生產的氧化鎂純度達到99.9%,這意味著公司海水開發利用有了新突破。
海水中蘊含著豐富的礦物質,被稱為“液體礦山”。
“過去,海水利用的傳統方式是制鹽。”郭彥彥說,他們通過與河北科技大學等高校合作,開發了連續化反應沉淀等新工藝,拓展海水綜合利用產業鏈,大力發展溴系、鎂系等新材料。未來,他們將力爭孵化10余種新產品,打造更具競爭力的海洋化工新材料行業。
向海洋轉身、向綠色轉型、向高質量轉變。以三友新材料等子公司為代表,三友集團加快海洋產業“鏈式布局”,實施海水淡化、海水提濃等海水綜合利用項目,建設電池級碳酸鈉、離子膜燒堿等項目,探索海洋資源開發新途徑,推動海洋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
《河北省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聚焦海洋經濟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加快海洋產業延鏈拓鏈補鏈強鏈,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依托大型港口和工業基礎優勢,唐山臨港園區發揮龍頭企業作用,延長產業鏈條,優化產業布局,激發上下游企業相互支撐、協調聯動的集聚效應。
管道密布,凌空飛架。在唐山南堡經濟開發區,純堿、化纖、硅業等不同行業的企業通過一條條管道相互連接,成為獨特的風景線。
來到河北吉誠新材料有限公司,只見多條燒堿管道通往同一個園區的氯堿企業。那家氯堿企業的燒堿資源,是其生產的碳酸鋰、氫氧化鋰產品的原材料。通過跨廠區管道運輸,上下游兩家企業深化協作,提升了生產效率,增強了產業協同性。
近年來,唐山南堡經濟開發區以環境友好、資源節約、效益突出為建設標準,逐漸形成了“原鹽—純堿和燒堿—粘膠短纖維、碳酸鋰、氫氧化鋰”“氯氣—氯化法鈦白粉、三氯氫硅、四氯化硅”“氯化氫—有機硅及下游產品”等多條企業間的循環產業鏈。
項目沿著鏈條聚集,將海洋資源創新開發、高效利用,并逐步走向高端化,唐山南堡經濟開發區正努力打造全國最大的海洋化工循環產業基地。
項目建設的“多期效應”
近日,經省政府批復同意,滄州黃驊港泰地液體化工碼頭正式對外開放。
收到消息,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港城產業園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張傳斌欣喜不已。該碼頭的對外開放,不僅填補了黃驊港綜合大港無液體化工碼頭的空白,也為他們園區入駐企業石油運輸提供了便捷渠道。
“抓住機遇,我們跟港口合作,正在建設一條從碼頭到園區企業的原油管道,預計6月份就能投用。”張傳斌說。
“這里的營商環境和配套服務這么好,我們將不遺余力推動項目達產達效。”河北鑫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劉福祿說,他們投資160億元的澳凱石化高端復合材料綜合體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共分三期,主要生產高端復合材料、電極材料等產品。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推動企業向化工新材料方向轉型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澳凱石化高端復合材料綜合體項目于去年10月啟動,與企業另一個轉型升級項目——鑫海化工新材料綜合體的竣工儀式同時舉行。鑫海化工新材料綜合體同樣是分期建設,陸續建成了清潔燃油質量升級、產品深加工及化工綜合利用等項目。
在黃驊市港城產業園區,河北嘉好糧油有限公司、中科艾爾(滄州)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重點企業陸續興建了二期、三期項目。
“從一期到多期,不僅展示了企業發展的堅定信心,也體現了對園區服務的高度認可。”張傳斌說,冬季氣溫下降,園區企業存放的原油容易出現凝固現象,他們立即幫忙聯系國華滄東電廠等企業,通過修建蒸汽管道、蒸汽加熱等方式,解決了原油凝固難題。
“多期項目不是簡單的量的增長,更是質的提升,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邁進。”河北嘉好糧油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洋說,他們在二期項目中建設并投產了首條全脂膨化大豆生產線,滿足了北方客戶對高蛋白、高能量優質飼料的需求。
為推動項目落地見效,黃驊市港城產業園區建立“一項目、一張圖、一專班”的重大項目推進責任制,掛圖作戰,全力保障用地、用能等要素供給,完善水、電、氣、路等配套設施,為項目建設開辟“綠色通道”。今年以來,他們走訪重點項目及企業,收集問題線索和意見建議30條,督促協調幫助解決問題23個。(文/河北日報記者 貢憲云 孫也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