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上海白爾路389號(今太倉路127號)的博文女校
1921年7月下旬的一天,上海夏意正濃。天空碧藍如洗,陽光燦爛明媚,路邊的鳶尾花開得繁盛茂密,耳邊傳來陣陣歡快的蟬鳴。
上海法租界白爾路389號,靠近馬路有一幢磚木結構坐北朝南的老式石庫門建筑。
“咚咚咚”,黑漆大門被人敲響。
“誰呀?”“您好,我們是北大暑期旅行團的。”
一群講著各地方言,自稱是“北大暑期旅行團成員”的人住進了這里。他們的到來,讓這一年和這棟建筑,被歷史永遠銘記。
旅行團行程開啟
“北大暑期旅行團”一行住進了博文女校臨街二層的學生宿舍。博文女校由國學大師章太炎的女弟子黃紹蘭創辦,學校匾額上的校名也是章太炎的親筆手書。
學校前后分為兩進,樓上樓下共十余個房間,有會客室、教室、教師和學生宿舍。學生宿舍陳設簡陋,僅僅擺放著木板床和一張書桌。
修繕復原的博文女校宿舍
當時正值暑期,學生和教員都不在學校。樓里只住著校長黃紹蘭和女兒以及一位負責做飯兼看門打雜的廚役,環境很安靜。黃紹蘭受人委托特地叮囑廚役做好一日三餐的同時,要照看好門戶,不許閑雜人等進入學校,也不要上樓打擾“團員”們。
修繕復原的博文女校
“團員”們一住下,并沒有外出四處游覽,而是聚集在一起商討著重要的事情。他們究竟是做什么的呢?黃紹蘭又是受誰之托照顧他們呢?
秘密開展會議籌備
一切還要從1921年6月說起,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代表尼克爾斯基秘密來到上海,和當時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員李達和李漢俊見面后,建議盡早召開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盡快建立起黨的組織。李達和李漢俊以書信方式征求陳獨秀和李大釗的意見,最終商定近期于上海召開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李達作為會議籌備組織者,立即著手通知各地黨組織派代表參會。預計出席會議的代表有13名。當時的上海處在軍閥反動統治之下,在腥風血雨中召集會議、秘密建黨是極其危險之事。李達和妻子王會悟反復思量,商討著如何確保各地代表抵達上海后安全隱蔽地安頓下來。
王會悟當時參加了上海女界聯合會,與博文女校校長黃紹蘭相熟。她靈機一動,想到博文女校位于法租界,而且暑期應該有空的學生校舍,是個鬧中取靜的地方,學校環境也相對簡單安全,是代表們住宿的絕佳選擇。
于是王會悟就找到黃紹蘭,說有一個“北京大學暑期旅行團”想要借用女校的幾間宿舍,得到許可后王會悟又請黃紹蘭對“團員”們多加照拂。
代表們的食宿問題解決了,王會悟又開始考慮會場的選址。就在距離博文女校幾百米遠的地方,望志路106號,是李漢俊的哥哥——李書成的住所李公館。當時李書成恰巧外出旅游,王會悟便同李漢俊商量打算在李公館召開會議,一來在自己同志家里開會,環境熟悉,有利于安全保密,有什么突發狀況,也好應對。二來李公館離博文女校很近,代表們過來參會也很方便。
見證歷史偉大時刻
13位會議代表,除了上海本地的李達和李漢俊住在家中、陳公博攜新婚妻子住在南京路大東旅社、張國燾在外租房居住外,其余9名代表在王會悟的安排下,都住進了博文女校。博文女校儼然成為了中共一大代表的“臨時招待所”。
上排左起: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下排左起:陳潭秋、王盡美、鄧恩銘、陳公博、周佛海、包惠僧
代表們在這里暢談各地黨組織開展工作的經驗,期許著中國革命光明的未來,還在這里召開了預備會議并舉行了簡短而隆重的開幕儀式。7月25日、26日休會期間,代表們也是在博文女校起草了黨的綱領等會議文件。
經過前期周密扎實的籌備工作,1921年7月23日,黨的一大在李公館秘密召開。后來由于暗探的監視破壞,會場轉移到了嘉興南湖,最終在游船之上完成了黨的一大全部議程,會議勝利閉幕,莊嚴宣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李公館一大會場復原
從博文女校到李公館,再到嘉興南湖的游船,“北大暑期旅行團”不虛此行,領略了一生中最別樣的風景,播下了中國革命的火種,掀開了中國歷史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