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果蔬飄香。
孝義屯村自然景觀優美,歷史底蘊深厚,相映成趣的田園、生態、古跡、人文,描摹出了一幅欣欣向榮的美好畫卷。
該村位于清河縣謝爐鎮南部,有540戶,人口1735人,中共黨員51名,土地面積5700畝,村兩委班子成員5人。
近年來,孝義屯村以“黨建+”模式,不斷創新基層治理模式,進一步優化鄉村治理格局,提高鄉村治理水平,以融合發展實現產業興旺,以富民發展實現生活富裕,大力推進鄉村振興。該村先后被授予“河北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三星級黨支部”“產業興旺紅旗村”等榮譽稱號。
黨建+治理,讓黨員干部成為“領頭羊”
黨建引領,要讓基層黨組織成為凝聚黨員群眾的“主心骨”,讓黨員干部成為促推鄉村振興的“領頭羊”。
“只有加快發展,促進農民富裕,才是農村一切工作的根本;只有農村發展、農民富裕,鄉村振興才不是一句空話。”這是孝義屯村黨支部書記田迎文常說的一句話。田迎文生于1974年,2018年擔任孝義屯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以來,踐行初心、擔當使命,致力于鄉村振興和民生事業。他先后榮獲農業農村工作先進工作者、三星級三等村黨組織書記等榮譽稱號。
在田迎文的帶領下,孝義村始終把抓好黨的建設作為核心工作,以新思路、新機制、新手段謀劃和推進基層工作,推動與鄉村振興的有機融合,讓黨旗始終在基層陣地高高飄揚。
為更好發揮“領頭羊”作用,該村一方面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以問題為導向全面提升黨建工作實效;另一方面抓基層打基礎,全面加強對黨員干部隊伍的教育管理,著力推動黨支部建設全面加強。
農村要振興,好的產業是基礎,產業要發展,黨建引領是關鍵。
該村堅持抓黨建促發展,鼓勵村集體通過盤活閑置資產、土地流轉等方式,引進工、農、商項目,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嚴格落實發展黨員“525”工作程序,不斷完善黨員“全鏈條”管理機制,注重從產業能人、青年農民、技術人才、優秀后備干部和“兩新”組織中發展黨員,持續優化農民黨員隊伍結構。
該村緊跟時代步伐,經充分籌劃準備,將陸續利用視頻號、微視頻、公眾號、抖音等新型媒體,將黨建工作從“紙片化”轉變為“立體化”,以豐富的多媒體形式展現黨建工作成效。
黨建+產業,讓村民錢袋子“鼓起來”
農村要振興,好的產業是基礎。孝義村結合實際,探索出了一條產業發展“致富路”,激發了鄉村振興“新引擎”。
該村通過前期外出考察及對本地土壤、氣候等條件的研判,推行了“支部+企業+農戶+家庭農場”的發展模式,培植特色產業,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
為了充分利用閑置土地,改變農戶過去分散種植、風險大、收益低的局面,該村做足做好了“土地流轉”這篇文章,努力使土地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食為政首,糧安天下。糧食安全是保障國家穩定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壓艙石”。孝義屯村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工作,其中土地流轉大戶河北天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更是主動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積極應用現代農業科技,多種糧、種好糧,擴大流轉地塊主糧種植面積,全力為夯實糧食安全之基做出自己的貢獻。
“我們農戶把土地流轉出去,還能去農場打工,每天務工報酬80元到100元不等,可實現年增收1萬余元左右。”村民田大姐樂呵呵地說。村民不僅享受土地流轉租金,還可以賺取務工收入,實現家門口就業,達到雙贏的局面。
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歷史遺產——皇帝墳、斗雞臺、跑馬洞、娘娘落轎、蓮花池、五公祠……使孝義村發展鄉村旅游業具備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下一步,該村將按照既定計劃建設孝義屯村文化項目,打造紅色文化、孝道文化及農耕文化,此項目共分三期:一期打造百畝游果園、二期打造特色小鎮和鄉村發展田園綜合體,三期打造美麗鄉村綠色農業發展示范園區。通過建設觀光采摘園、民宿等,打造鄉村觀光旅游一條龍服務,探索出村集體經濟發展新途徑。
黨建+民生,讓村民共享“振興紅利”
共建美麗鄉村,共享美好生活。
近年以來,該村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為抓手,持續推動人居環境整治質量不斷提升,腳踏實地,凝心聚力,合力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
村前村后硬化路面,解決了村民出行問題;安裝自來水、戶戶通,解決了吃水問題;硬化前街兩側的綠化鋪裝5000余平方米、修建廣場2600余平方米,進一步提升村容村貌;安裝變壓器25臺,街燈200個,實現夜間亮化;修廣場2個,蓋幸福院1處,增添了休閑去處;胡同砌磚、清理宅尾、外墻涂粉8500平方米,讓村民出門就能看見“風景”……通過一系列整治,讓人居環境增“顏值”、美麗鄉村添“氣質”。
群眾之事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
該村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推動重點工作的落實緊密結合起來,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載體,著力解決一些關系到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為民辦實事、解難事、開新局,進一步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我們村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規范集體經濟運行管理,并將一大部分集體經濟收入用于改善本村公益事業。”田迎文說。
該村投資30余萬元村集體資產建成謝爐鎮首個村級養老院,占地面積約300㎡,還設有棋牌室、活動室等,為村里五保戶、低保戶和6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提供無償居住,構筑醫養結合的無憂養老環境,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除此之外,還鼓勵村民創業,村“兩委”積極幫跑幫辦證 件、并做好后續定期跟蹤服務,為村民創業和持續經營營造良好的環境。(記者 趙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