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帶來了新的困難和挑戰。”滄州市扶貧辦主任劉立樓表示,“我們有針對性地圍繞帶貧企業復工復產、貧困勞動力返崗就業、新增扶貧公益崗位、推廣以工代賑、增加投入、促進消費扶貧、落實信貸政策、推廣庭院經濟、強化科技指導服務、利用扶貧資產收益等十個方面,提出具體措施,幫助貧困戶實現增收,為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奠定了基礎。”
對在疫情防控期間,積極帶動貧困戶發展的扶貧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等帶貧主體,滄州市按每個就業貧困人口12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補助;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扶貧車間等生產經營主體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并開展以工代訓的,每人給予每人每月300元以工代訓補貼,最長不超過6個月。
對受疫情影響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無力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帶貧市場主體,滄州市在資金需求、金融保險、稅費征繳、技術服務、產品流通等方面,優先優惠支持,保障企業順利復工復產生產,充分發揮其帶貧益貧作用。目前,滄州市349家扶貧車間、扶貧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帶貧主體已全部開工復產,可為貧困人口年增收益1.4億元。
積極吸納貧困家庭半(弱)勞動力從事力所能及的公益崗位。疫情防控期間,滄州市開發的鎮村環衛保潔、防疫消殺、排查巡查、卡點值守、測溫員等臨時崗位,按當地鄉村公益崗補貼標準給予崗位補貼。截至目前,全市新增鄉村扶貧公益崗2510個,人均增收3600元。
滄州市海興、鹽山等7個縣將部分涉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納入以工代賑實施范圍,預計可吸納1200余名當地貧困群眾就近參與工程建設。
滄州市不斷加大財政扶貧專項資金投入和涉農資金整合力度,市本級財政扶貧專項資金投入增幅20%。全市投入發展類財政扶貧資金近10億元,現已安排1067個扶貧項目。
通過解決貧困戶生產扶貧產品賣難問題,增加貧困群眾收入。吳橋縣孫莊村50多萬公斤紅薯因疫情滯銷。滄州市有關部門積極組織市直單位和大型企業進行消費扶貧,滯銷產品全部以高于市場價售出,為貧困群眾增收30多萬元。
按照有關政策和程序,滄州市對124戶有貸款需求的貧困戶跟進指導,調動貧困戶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對有新貸款需求的貧困戶,采取線上審批、簡化流程、加快審批速度等措施,及時滿足貸款貧困戶生產需要。
滄州市大力推廣吳橋縣小亮扶貧雞養殖、海興漁網加工、鹽山扎花、南皮小五金、獻縣魚竿等庭院經濟扶貧模式,支持鼓勵具有半勞動能力、弱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因地制宜發展庭院特色種植、養殖、家庭手工業。目前已發展扶貧小院3000個,帶動貧困戶增收300萬元。
滄州市還通過開展一名科技特派員對接一個扶貧企業、實施一個脫貧項目、指導幫扶10個貧困戶活動,不斷強化對貧困戶的科技指導。
此外,滄州市利用扶貧資產收益,增加貧困戶的收入。推動貧困戶以土地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等資產量化入股帶貧企業,形成緊密的利益聯結關系,爭取6000個貧困戶成為有租金、股金、薪金收入的“三金”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