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河北省張家口市以創建“體育之城”為目標,不斷加大體育投入,改善體育設施,競技體育、群眾體育、體育產業協調發展。
建設民生工程
以主城區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為主,積極穩妥推進全民健身場地設施體系建設,大力實施“冬奧惠民”工程,以滿足群眾日益豐富的健身需求。
打造“冬奧惠民”工程示范小區。在主城區選擇多個人群覆蓋面廣、健身需求大的小區作為奧林匹克體育生活化社區建設示范點,突出奧運文化內涵,配套建設了兒童沙灘、籃球場、乒乓球場、健身步道等項目,先后完成了奧林第一城、鉆石花園小區等5個奧林匹克體育生活化示范社區建設,增設室外健身器材100多件。
實施社區健身工程。以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建設為目標,對主城區84個社區進行體育健身工程全覆蓋。截至目前,共為相關社區配建室外健身器材1547件,室外羽毛球場15塊,室外籃球場7塊。對崇禮、萬全、宣化等6個區未安裝健身器材的333個小區,配建健身器材3248件,實現了社區體育健身工程全覆蓋。
創新扶貧模式
一軸六環騎遍張家口崇禮站。
近年來,張家口市體育局在大型賽事中開辟體育扶貧創新之路,“體育+扶貧”的模式有效帶動了貧困群眾增加收入。
賽事活動帶動體育扶貧。在7月6日舉辦的“2019越山向海人車接力賽”中,張家口市體育局與北京天恒置業集團、河北愛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立體育與公益結合的合作模式,借賽事平臺銷售的藜麥、亞麻籽油等公益扶貧項目產品,所得利潤全部捐贈于張家口慈善總會,用于貧困老人孝老基金的定點精準扶貧,首批孝老基金補貼款已經發放。
登峰越城·跑遍張家口系列積分賽現場。
賽事活動拉動群眾就業。在“一軸六環”騎遍張家口及登峰越城跑遍張家口兩項積分賽中,十六站比賽全部選擇在貧困縣舉辦,路線選擇上將貧困村相連接,通過賽事最大限度為承辦地貧困群眾提供賽事勞務崗位,增加勞務收入。利用賽事舉辦人流量大的特點,帶動當地餐飲、住宿等服務業發展,預計拉動消費1440萬元。截至目前,崇禮區、張北縣、尚義縣、康保縣等多個區縣500名貧困群眾從中受益。
打造體育品牌
以全民參與性為目標,張家口市體育局在全民健身與賽事結合的同時,努力打造“全季·全體育”品牌影響力。
帶動更多群眾參與健身鍛煉。今年上半年,以“全季·全體育”品牌為統領,先后舉辦比賽活動200多場(次)。同時,通過以主辦單位、支持單位、指導單位等多種合作形式,實現了資源整合,達到了多類型活動舉辦、多層次群眾參與、賽事一年四季舉行的新格局。
承辦舉辦高標準冰雪賽事。2018-2019年雪季,以“大好河山·激情張家口”冰雪季系列賽事活動為載體,先后舉辦組織開展國際賽事、大眾冰雪活動、冰雪文化交流等100多項專業賽事和群體活動,進一步擦亮了張家口市冬奧城市品牌,為打造亞洲領先、世界一流的世界級冰雪賽事中心奠定基礎。
全力辦好其他各類體育賽事。高標準承辦了汽車拉力賽、公路自行車賽、環湖馬拉松賽等一批國際、國內體育賽事。特別是張家口足球、籃球、乒乓球和羽毛球聯賽等系列賽事。市場化賽事的舉辦,極大激發了全市創建體育之城的激情和熱情,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樂享體育成果
“科技體育、惠民措施”作為創建“體育之城”的有利抓手,張家口市體育局推出系列科學健身惠民活動,解決了百姓去哪兒健身、如何健身、優惠健身的現實問題,推動張家口市全民健身事業持續發展。
推出科學健身惠民活動。依托“全季·全體育”智慧平臺,對張家口市體育局主辦的賽事、活動、培訓、健身指導、體質監測五大項內容的人群,給予健身優惠券補貼,受益群眾達1.3萬多人次,實現了群眾健身有補貼、有活動、有科技的新格局。
推出科學健身“四進”活動。啟動科學健身進機關、進社區、進企業園區、進學校“四進”活動,涉及項目多達27個,目前,已有來自全市各機關企事業單位的近500人參加了空手道、排球、羽毛球、乒乓球4個項目的科學培訓。同時張家口市體育局組織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深入到社區、街道、農村等地開展有針對性指導,打通全民參與體育健身運動最后一公里遇到的問題。
推進體育協會健康發展。為給群眾健身提供更多科學指導,籌備成立了冰雪運動協會、籃球協會、太極拳協會和健美操協會等體育社團組織20多個,切實增強各類體育人的歸屬感。通過協會廣泛深入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組織各類型賽事活動,發掘和培養各類型專業人才,在群眾中倡導“綠色、環保、低碳、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素質,促進體育事業健康發展,讓百姓真正樂享體育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