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王懷義:曲周縣第四疃鎮王莊村人,1973年至1981年任村黨支部書記,1988年至1992年曾在曲周實驗站工作,2012年,在石元春院士支持下,建起中國農業大學王莊生物質燃料基地。
呂增銀:曲周縣白寨鎮北油村人,2009年,中國農大在白寨鎮設立科技小院后,他積極與農大師生接觸,20畝承包地不斷獲得高產,被中國農大師生譽為最忠實的“農民朋友”。
走在曲周的城鄉原野,你不時被這里所呈現出的鄉村振興新氣象所感染:整齊劃一的田野、規劃有序的園區、懂技術愛農業的新農民……這里不僅留下了中國農大扎根曲周科學為民的一處處蹤跡,更留下了農大師生與曲周農民相濡以沫的一個個故事。
曲周縣第四疃鎮的張莊與王莊兩村相距6公里,這也是46年前王懷義幾乎每天要騎車奔走的路程。
1973年,時年34歲的王懷義任王莊村黨支部書記。面對村里的一窮二白,他首先想到的是辦企業。經過努力,一家小型橡膠廠辦起來了。有一樁活計是為一家礦山生產機械配件,對方拿來一件樣品說:“如果你能造出來這個,我們高價付款。”
沒有圖紙,如何把產品生產出來,這可難壞了王懷義。走投無路之際,他忽然想到,能否找正在張莊村改土治堿的農大老師們給設計一下?
這是王懷義第一次騎車到張莊去,在那里,他見到了石元春、辛德惠等幾位老師,他們看上去都是三四十歲的樣子。當他把自己的困難說出來時,老師們熱情地說:“行,我們試試吧,三天后你來拿。”三天后,當他再次騎車來到張莊時,圖紙已經設計好了。回到王莊,拿到機械設備上一試,相當成功。也就是從那時起,一種對于農大老師的信任與尊敬在他的心中油然而生。
與農大老師漸漸熟識了,王懷義又提出了新的想法:
“你們能給張莊治堿,能不能也給王莊治治呢?王莊的地比張莊還堿呢!”老師們問他:“王莊想治堿,動力是什么?”從部隊復員回來的王懷義拍著胸脯說:“我們要治堿,是希望為國家作貢獻。”被他的誠心所打動,老師們說:“那就先改500畝試試。”
這年冬天,一場浩大的生態治理工程在王莊的鹽堿地上開始了。開溝挖渠、排水壓鹽,農大老師管測量、放線,王莊群眾負責實施,農大老師和村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
第二年春天,王莊群眾驚喜地發現,昔日寸草不生的鹽堿灘第一次出苗了。這之后,王莊的改土治堿范圍從500畝擴大到3000畝。“冬天干,夏天干,一年干,兩年干。”1980年,王莊向國家上繳糧食8萬公斤;1981年,繳納糧食13萬公斤;1982年,繳納糧食18萬公斤。昔日“廢壤”,變成了米糧川。
今年64歲的呂增銀是白寨鎮北油村人,身材不高,一雙眼睛炯炯有神,曾在部隊當兵6年。可能得益于那段當兵的經歷,呂增銀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種地也一樣。
呂增銀曾承包了20畝地,但無論怎么用心,產量總是偏低。“收入刨去澆地、施肥的成本,幾乎留不下什么錢”,回憶之前的種地經歷,呂增銀嘆了口氣。
2009年春天,中國農大選擇在北油村建設200畝示范田,并在白寨鎮建立了科技小院。“農大免費把技術送咱家門口了,可得利用好!”得知消息,呂增銀十分激動,卻又有些懷疑。
為了驗證農大高產高效技術的效果,他把其中的兩畝地交給科技小院的學生曹國鑫種,而剩下的農田則由自己傾心耕種。
“多澆水多施肥,小麥長得肯定錯不了”,抱著這個傳統觀念,呂增銀“偷偷”在地里施了很多氮肥,水也比那兩畝地多澆了一次。沒想到幾個月過去了,收獲時一實測,他種的小麥畝產量竟比曹國鑫種的低100多斤。“施肥的時候不對,量也多,麥稈長高了,反倒引發倒伏,影響了產量。”曹國鑫耐心細致的講解,讓呂增銀第一次有了“科學種地”的概念。
沒事就到地里觀察糧食長勢;發現問題后及時向“老師”咨詢;晚上還積極到大學生們開辦的田間學校去聽課……很快,呂增銀掌握了科學的種植方法,小麥畝產一下從300公斤增長到了600多公斤。
北油村有3400多口人,村里的農民多以種植玉米、小麥為主。在小院師生的指導下,不僅呂增銀的田地獲得了高產,全村人的種植觀念也都發生了變化:小麥種植密度減少了,種植時間以最恰當的時節為準;小麥以前澆水都在年后,現在則提到了年前;玉米、小麥施肥也都比之前量少、精準……“別看水肥種子用得少了,產量還高了。現在農民都外出打工了,但我在家一人種100畝收入也不低!有農大師生們做后盾,我干啥都有勁兒。”呂增銀自豪地說。
在王懷義生活的王莊村,中國農大的影子無處不在:科技長廊、田間學校、測土配方工廠,農田里不僅家家戶戶實現了測土配方和水肥一體化管理,村民們哪怕是禾苗枯黃了一片葉,或者植株意外長高了一截,都會跑到村里的科技小院來詢問。村里還成立了小麥專業合作社。“因為有了農大的幫助,我們這里才發展得這么好!”街頭坐在小板凳上的老人笑瞇瞇地對記者說。
在王莊村外,有一座小小的工廠:中國農業大學王莊生物質燃料基地。王懷義說,這是2012年石元春院士為解決當地農民秸稈焚燒和冬季燃煤污染而設立的,由中國農大提供設備,王莊村負責生產經營。工廠運營一度出現資金緊張時,是石元春院士個人捐款20萬元維持了它的運轉。
多年來,中國農大老師一直關注著呂增銀,而呂增銀也始終與小院師生保持著聯系。面對記者,呂增銀指著手機中的通訊錄說:“曹國鑫在小院住了6年,離開時已是博士了,如今他在廣東工作;張福鎖院士、李曉林教授,只要他們來曲周,我們總會找時間見上一面。有他們這些高科技人才做后盾,我心里面可踏實呢。”(記者趙書華、喬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