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曹國廠、高博
我國是世界上受氣象災害影響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氣象災害所造成損失的絕對量越來越大。近年來,河北省延伸氣象觀測“觸角”,省內各部門之間數據資源統籌共享,有效提升了氣象災害防御能力。
2018年2月,河北省政府在全國率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氣象探測工作的通知》,要求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共享、融合各類氣象觀測數據。河北省氣象局觀測與網絡處副處長趙妙文介紹,在政府推動下,氣象與水利、環保、交通、安監、旅游等部門建立了氣象災害聯合監測網絡,實現9300多個氣象觀測站的共建、共享、共用。同時,與交管部門合作,陸續在全省2萬多個路況監控部署智能識別,通過海量提取各類數據,識別道路天氣狀況和積雪、積水情況,為道路交通安全提供一手素材。
同時,引導社會多方參與氣象觀測。河北省氣象局與北京大學等科研院校合作,建設兼具科普和數據采集功能的社會氣象觀測站;與省高速交警總隊建立人工移動智能觀測新模式,全省近2000名高速交警成為“移動氣象觀測員”。
此外,河北省氣象局研發了手機應用“卦天”APP,引導用戶拍照上傳實景圖像及實況信息,實現氣象要素的智能識別;發展志愿觀測,讓志愿者通過北斗應急傳輸系統手動傳輸數據到氣象部門。2018年汛期,邢臺市臨城縣石家欄村志愿者監測到1小時82毫米的強降水,有效填補了因重大災害導致通信中斷時數據無法及時獲取的空白。
河北省氣象局局長張晶說,通過創新氣象觀測方式、拓展氣象觀測領域、豐富氣象觀測內容、推進跨部門數據共享,河北初步形成了“采集、匯交、共享、應用、反饋”全鏈條的智慧化氣象觀測新機制,有效提高了氣象服務供給能力和水平,防災減災效益顯著提升。2012年以來,河北省因氣象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呈下降趨勢。據河北省民政部門統計,2018年全省因氣象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和死亡人數,為有記錄以來最少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