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精品综合国产亚洲欧美久久,欧美爆操,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河北頻道 > 全景河北

【聚焦進博會】從廣交會到進博會,中國灑向全球朋友圈的紅包雨

來源: 長城網  萬前進
2018-11-06 17:32:00
分享:

  長城網訊(記者 萬前進)11月5日,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大型國家級展會——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開幕前一天,恰逢第124屆廣交會閉幕。

  從1957到2018,從出口換匯,支援國內建設;到擴大進口,成為全球經濟引擎,我國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完成了從“推開窗戶,中國看世界”到“敞開大門,世界看中國”的歷史性轉變。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吉祥物“進寶”,手持四葉草,喜迎賓客。記者任光陽攝  

  從“推開窗戶”到“敞開大門”,中國搭建全球化貿易平臺

  1957年4月15日,第一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在廣州舉行。從第一屆開始,以后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都在廣州各舉行一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

  新中國成立伊始,百廢待興,舉辦廣交會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通過出口換外匯,再從國外進口工業設備和稀缺生產生活資料,支援國內建設。在首屆廣交會上,中國的相思鳥成交了10萬只,金錢龜成交了1萬只,出口成交的1754萬美元中,農副產品占比超六成。

  面對西方國家實行的“封鎖、禁運”政策,首屆廣交會的舉辦更像是中國拿著自己的土特產品,憑借物美價廉的優勢,在身邊的朋友圈里,開始小本經營的“微商”創業。到會的19個國家和地區的1223位采購商中,80%的對外貿易是通過政府協定、易貨記賬、進出平衡的方式進行。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汽車展區,國內采購商正在了解最新的汽車零部件產品。記者任光陽攝

  從1957年到1977年,廣交會在特殊的歷史時期經歷了緩慢而曲折的發展。直到1978年,在出口導向型經濟的推動下,增加出口,搞好外貿,成為改革開放后眾多行業搞活經濟,增加盈利的主要選擇,廣交會順勢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窗口。

  “展覽館內從機械、紡織、五金礦產到輕工、糧油和土產畜產,充滿濃厚的貿易氣氛。整個布局,都是為出口服務的。”在1979年《人民日報》對春季廣交會的報道中這樣寫道。

  在改革開放的大潮推動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78年到2017年,我國出口總額從168億元提高到15.3萬億元,增長914倍,年均增速為19.1%。中國出口從初級農產品,到工業制成品,再到高精尖科技產品,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含金量也越來越高。格力、海爾、小米、聯想、華為等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在走出國門,賣向全球的過程中,贏得越來越高的世界知名度。

  第124屆廣交會兩萬余家企業共覓商機。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在11月4日閉幕的第124屆廣交會上,來自215個國家和地區的189812名采購商參會,累計出口成交額達2064.94億元人民幣。,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出口成交96.3億美元,增長2.7%,占總成交額的32.3%。歷經幾十年發展,廣交會已經成為中國面向全球的開放型國際貿易平臺。

  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中國與世界共享發展紅利

  在過去40年,從對外貿易的“廣交會”之窗,到改革開放后的敞開國門,中國憑借13億多人的巨大消費市場和人口紅利,在積極融入全球化的進程中,通過“三來一補”的加工貿易方式,大力發展制造業,取得巨大成功。

  我們所熟知的諾基亞、蘋果手機、韓國現代、日本豐田、德國大眾等世界知名品牌,都紛紛在中國投資落地,國內工廠生產的商品源源不斷銷往全世界。據相關數據統計,2017年中國主要工業品產量,與世界其它各國的產量總和相比,仍然占據很大優勢。2017年,中國的計算機產量為3.01億臺,是其它國家總和的3倍,中國的手機產量是18.9億臺,是其它國家總和的2.3倍……

  2011年,中國工業產值超越美國,成為世界頭號工業大國。在目前世界500種主要工業品當中,中國有220種工業品產品排名世界第一。中國憑借“made in china”,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

  第124屆廣交會上采購商人潮如織。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那時國內很多代工企業,只要搭上出口的‘快車’就不愁發展,廣交會就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平臺。”浙江余姚西摩電器有限公司總裁董越君,回憶起1995年第一次參加廣交會的經歷,依然感觸頗深。

  2007年“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正式更名為“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隨著廣交會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不斷提升,中國的貿易順差急劇擴大。為了更好地適應對外開放新形勢,推動進出口貿易協調發展。2007年,廣交會從“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正式更名為“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一字之增,意味著在中國在對外貿易中,正式敞開大門,引入國際洋品牌與“中國制造”在廣交會上同臺競技。從“擴大出口創匯”轉向“國際收支平衡”,廣交會的更名也標志著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從高度依賴外需,轉向內外需并重。

  從“走出去”到“引進來”,從“賣全球”到“買全球”,被稱為中國對外貿易“晴雨表”和“風向標”的廣交會,見證了中國外貿的跨越式發展。據廣交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徐兵介紹,自2007年第101屆廣交會首次設立進口展以來,累計吸引12664家境外優質企業參展,為境外企業進入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提供了機遇。

  徐兵舉例說,埃及知名家電品牌FRESH,連續16次參加廣交會進口展,與參加出口展的中國知名家電品牌達成長期合作意向;英國卡斯卡特公司不僅獲得了大量訂單,還讓他們因為超出預期的成效,而開始考慮將業務重心由“從中國買”轉向“往中國賣”。

  廣交會就像一部濃縮的中國外貿發展史,然而從貿易大國到貿易強國,中國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面對國內市場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進口的規模不斷擴大,在注重引進來與走出去并重的背景下,中國除了需要建立像廣交會這樣的“賣家平臺”之外,還需要建立一個像進博會這樣的“買家平臺”,吸引更多國家參與到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過程中,共享經濟發展紅利。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商品博覽會上,來自斯洛伐克的飛行汽車。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從消費驅動到互利共贏,中國成為全球經濟“新引擎”

  11月5日,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如約而至,3600多家企業參展,超過40萬名境內外采購商到會洽談采購。從“會飛”的汽車到全球最小的心臟起搏器,從占地200平方米的德國“金牛座”龍門銑,到歷經40多天漂洋過海的巴巴多斯椰子油,來自全球五大洲的商品被中國這個巨大的開放型消費市場所吸引,呈現出一展匯天下,一展惠全球的空前盛況。

  進博會上展出的目前全球最高速的電焊機器人,六個機器手臂能同時工作。記者任光陽攝  

  “去年我國經濟增量大約為1.2萬億美元,相當于一個澳大利亞或一個韓國,相當于兩個瑞士,相當于三個瑞典。”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表示,2017年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8.8%,連續第四年成為經濟增長第一驅動力,“我國正從單純的生產大國變成生產和消費的大國。”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中國著眼于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的重大決策,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

  在進博會上品嘗香嫩的法國火腿。記者煙成群攝  

  來自進博會的數據顯示,目前,進口博覽會3000多家參展企業中,不僅涉及G20全部成員,覆蓋超過5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全球44個最不發達國家中,也有超過30個前來參加。針對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進博會公布了若干優惠政策,包括為參會的最不發達國家免費提供兩個標準展位。同時,為更有效服務參展企業,海關、商檢、知識產權、稅收等部門還出臺多項便利措施,并建立線上線下結合的“一站式”交易平臺,閉會期間繼續提供線上展示和交易服務……

  進博會上巴西食品及農產品展區。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不僅發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開放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在當前世界經濟經歷深刻調整,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波折的歷史時期,中國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中國將始終是全球共同開放的重要推動者,中國將始終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穩定動力源。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進博會開幕式演講中所說的那樣,“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歷經了無數次狂風驟雨,大海依舊在那兒!面向未來,中國將永遠在這兒!”

關鍵詞:博覽會,進博會,廣交會責任編輯:趙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