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頭婚宴大席我挖掘整理了8年,共有520多道菜品,比滿漢全席還多出200來道。今天展示的只是其中一部分。”10月27日上午,在安新縣水鄉圈頭鎮橋南村的非遺文化展示現場,“雄安魚王”陳愛軍興奮地說。160道白洋淀特色菜品擺滿了20多米長的條案,很多聞訊而來的漁民看得目瞪口呆。這次出爐的圈頭傳統婚宴大席是由安新縣文廣新局和“雄安魚王”陳愛軍大師工作室共同策劃的一場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我從事非遺工作10多年,這種規模的宴席還是頭一次見到。”河北省非遺保護中心保護部主任毛硯感慨地說。
160道婚宴大菜秀色可餐
白洋淀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素有華北明珠之稱,其主體位于安新縣。如果說白洋淀像一個水盆,位于安新縣東部的圈頭鄉就像盆底,但這個盆底卻創造了一個令人瞠目的高峰:該鄉總共萬余人口,廚師就有兩三千人,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曾經以“白洋淀全魚宴”在全國屢獲殊榮的“雄安魚王”陳愛軍。“在白洋淀的飲食文化發展中,圈頭是一個獨特的存在,是集大成者。”雄安新區民俗文化學者李衛東告訴記者。
10月27日上午,在陳愛軍的家鄉橋南村,安新縣文廣新局和陳愛軍大師工作室共同策劃了一場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圈頭傳統婚宴大席。“從早晨5點,我和5個廚師就開始操作。8點正式起火,160道菜品20多人大約做了4個小時。”陳愛軍告訴記者。婚宴大席是當地水鄉辦婚事時招待男女雙方客人所用,當地漁民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會選擇四八席、八八席、十大碗席和十二八席。這些菜品就地取材,絕大部分直接來自白洋淀。
當天展示的是其中的圈頭婚宴(軟)十二八大席,僅食材就有白洋淀里出產的鯉魚、鯽魚、蓮子、鴨蛋等上百種。婚宴大席里熱菜是重中之重,以十二大件中的清蒸桂魚為例,清蒸桂魚帶著4個與魚有關的蒸碗:瓦塊魚、三鮮魚蛋卷、蒸魚條、魚片里脊盒。每個蒸碗下面又帶著8個炒菜。在街心臨時搭建的彩棚下,用于擺放菜品的條案長20多米,寬1.2米。上面擺滿了具有白洋淀特色的熱菜、涼菜、干點、主食以及鮮湯。清蒸元魚、鮮蝦菱角豆腐、熏泥鰍、小蝦糊餅……“光熱菜就有108道,我活了這么大很多只聽說過沒見過。”今年80歲的王奶奶擠在人群中嘖嘖稱奇。
在現場,河北省非遺保護中心保護部主任毛硯看得特別仔細,不時掏出手機拍下精美的菜品:“省非遺保護中心成立時我就到這里工作,10多年這種規模的宴席還是頭一次見到,這項非遺在我省具有鮮明的特征。通過民間展示喚起公眾對非遺項目的回憶和關注,是文化傳承保護很有效的一種方法。”
8年整理出500多道婚宴大菜
1965年,陳愛軍出生在橋南村的時候,父親已經47歲。“我上面有6個親姐姐,還有4個堂姐,每嫁一個就吃一回婚宴大席。”吃婚宴大席,幾乎成了陳愛軍兒時最美好的記憶。
1981年,16歲的陳愛軍做了廚師,由于肯鉆研,廚藝越來越精湛,不僅安新縣,就連滄州任丘、河間等地人家辦喜事都上門請他去做婚宴。1985年到1995年,他辦起了廚師學校,為圈頭當地培養了上千名廚師。2018年1月,陳愛軍被河北省烹飪協會授予“烹飪技藝領軍人物”稱號。2018年9月10日,河南鄭州,中國烹飪協會主辦了“2018向世界發布‘中國菜’活動暨全國省籍地域經典名菜、名宴發布會”,他制作的“白洋淀全魚宴”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國菜·全國省籍地域主題名宴”稱號。2018年9月19日,“陳愛軍大師工作室”成功入選省冀字號大師工作室。陳愛軍被業內人士稱為“雄安魚王”,這個稱呼不脛而走。
“守住祖宗留下的家底,抓住傳統美食的根,記住優秀文化的魂。”陳愛軍熱愛烹飪,更熱愛家鄉白洋淀的美食。但是自己做了一輩子家鄉婚宴,很多菜品只是聽人說過,自己既沒見過更沒做過。他決心把傳統婚宴挖掘整理出來,擔當這份承上啟下的歷史責任。從8年前開始,他走訪圈頭的每個村子,與十幾位老輩人反復溝通交流,查閱歷史文獻資料,將收集整理的資料登記造冊,帶領徒弟們反復操演烹制婚宴大席菜品,至今整理出了520多道白洋淀婚宴菜品。“康熙在圈頭設立行宮,乾隆皇帝多次來這里出巡,皇家菜品對當地的傳統婚宴產生了一定影響。”陳愛軍說。
圈頭婚宴是白洋淀文化的活化石
雄安新區民俗文化學者李衛東認為,圈頭大席是白洋淀美食技藝溯源的重要切入點。圈頭村四面環水,交通閉塞,但是一套菜品豐富、儀軌嚴謹的十二八大席卻在民間流傳至今。雖然目前缺乏足夠的文獻和文物佐證,但一個合理的推斷是:建于清康熙末年的圈頭行宮是圈頭美食文化的源頭。康熙、乾隆多次在此駐蹕,京中廚師人力有限,只能在本地尋找健壯、聰慧的年輕人幫廚助灶,使宮庭廚藝儀軌漸漸傳入民間,成為當地名門富戶婚喪宴席模仿的標準。恰恰因為交通閉塞,才讓本地廚師不易外流,世代傳承下來。可以說,圈頭婚宴是白洋淀文化的活化石,其中凝聚了豐厚的文化底蘊。
此次圈頭婚宴大席非遺展示,是安新縣尋找文化根脈的一部重頭戲。目前,它已經成為保定市級非遺項目,下一步將申報省級非遺。
無文化傳承,無雄安未來。安新縣文廣新局局長王迦梁介紹,今年8月份,該局配合省非遺保護中心在八月份對當地進行非遺項目調查,實地走訪深入了解當地的民風民俗。他們進村入戶,找項目知情人、傳承人,先后走訪13個鄉鎮223個行政村,調查人數達2800多人,新增項目100多項。他們推出的大王鎮北六村“楊福春漁耕記憶展覽館”(已搬到雄安新區市民服務中心)、安新縣“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等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