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棗設施大棚。張艷哲 攝
長城網滄州訊(記者 董傳輝 徐亮 通訊員 李從九)日前,北京某農貿公司和黃驊市滕莊子鄉朱里口村坤發冬棗種植專業合作社簽訂協議,秋后將以高于市場價30%的價格收購其園區內的冬棗。促使合作成功的要素之一就是合作社的冬棗樹有了“金鐘罩”,不再受自然災害影響。
棗殤之痛痛定思動
高考期間,記者走進黃驊市滕莊子鄉朱里口村的坤發冬棗種植專業合作社,一排排冬棗樹正如溫室的花朵,享受著大棚“金鐘罩”般滿滿的呵護。棚內的棗花散發著清甜的溫柔氣息,一些枝葉間早已冒出手指肚大小的嫩棗。
冬棗也能棚里長?以前,它們可享受不到這樣的待遇。
合作社負責人劉建敏說,去年10月前后的幾場大雨,給正沉浸在豐收喜悅中的棗農們來了個措手不及。坤發冬棗種植專業合作社內,十幾萬斤冬棗同樣也沒躲過大雨的侵襲。裂棗、爛棗……損失了近30萬元。
馬上就能上市,而今卻只能爛在地里,看著這些布滿裂紋的冬棗,劉建敏心疼之余,更堅定了發展設施冬棗的決心。
黃驊有著中國冬棗之鄉的美譽,2015年在外經商的劉建敏轉戰農業。
冬棗之殤后,他接連去山東、陜西等地考察。其中,陜西大荔的設施冬棗給劉建敏帶來了靈感。
“大棚能抵御自然災害,讓棗農們不用再看天吃飯,又能抵御蟲害。棚里晝夜溫差大,棗的甜度高,還能提前上市,搶占市場……”盤算著設施冬棗的好處,劉建敏心里早已有了打算。
劉建敏(右)和客戶談業務。張艷哲 攝
拿來主義也要變通
2017年年底,劉建敏的80畝冬棗林被蓋上了“金鐘罩”,他的探索開始了。
“這風怎么說來就來啊!”今年開春,大風把大棚膜鼓起來,劇烈晃動的棚膜會把固定在上面的繩子“割斷”。失去繩子的保護,大棚極有可能被風吹跑。工人急忙搶救。
“大荔那邊都是盆地,風力比較小,建的大棚就用得住。咱這邊是平原,又沿海,風力不僅大,而且說來就來。”劉建敏有些苦惱地說。
其實,他們的大棚還是劉建敏輾轉各地考察來建的。當初還特意想到避免由于棚頂低、棗樹高而出現日燒的狀況,沒想到如今卻被大風難住了。
來解燃眉之急的是卡槽,將它固定在鋼梁上,再把塑料膜緊緊卡在鋼梁上,就能抵擋大風的侵襲了。
但是卡槽的“報酬”并不低,每畝4000多元,80畝的設施冬棗,這一下就得多投入30多萬元。劉建敏認為這項投入“值!”
村民在合作社打工管理冬棗樹。張艷哲 攝
“綠色”冬棗搶占高端市場
大棚棗園內,一個人正拿著一瓶“藥劑”跟工人們講解。講到興奮處,他竟直接把“藥劑”倒入口中,讓不明所以的人著實捏了一把汗。
原來,這人是推銷員,他喝的不是化學農藥,而是生物制劑。
劉建敏說:“我們這的冬棗全都是無公害管理,給棗樹用的生物制劑人喝都沒問題。”
2015年合作社成立之初,劉建敏就想到了走無公害管理的道路。申報、審批,2017年,坤發冬棗種植專業合作社被認定為無公害生產基地。談起初衷,劉建敏說:“只有生產健康的棗才是正確的發展道路,才能搶占高端市場。”
不僅如此,在坤發合作社的棗園里,膨大劑之類的農藥不見了,化肥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有機肥。漫灌的水龍消失了,滴灌設備“唱”起主角。
精心用“藥”之余,冬棗的產量也在精心控制范圍內。“坐太多果影響冬棗質量,一畝地產量最多不能超過3000斤。”劉建敏說。
今年北京一農貿公司和坤發簽訂協議,以高于市場價30%的價格收購其園區內的冬棗。冬棗銷售沒了后顧之憂,現在,劉建敏正計劃擴大設施冬棗的種植面積,拓展冬棗深加工業務,進一步提高產品附加值。
同時,劉建敏積極帶動村民致富,平常雇傭了20余名當地婦女在合作社內打工,一天收入100元,許多上年紀的婦女在家門口也掙到了錢;他的成功經驗在當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應,滕莊子鄉孔店、劉七莊等村莊的種植戶積極向劉建敏學習大棚冬棗種植技術,劉建敏熱心地傳授自己的經驗與心得,帶動當地走出一條反季特色種植的致富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