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精品综合国产亚洲欧美久久,欧美爆操,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河北頻道 > 全景河北

【新時代奮斗者之歌】張勝利:讓傳統民族美食走進千家萬戶

來源: 河北日報  宋柏松 孫也達
2018-05-14 11:05:35
分享:

張勝利在設計新廠房圖紙。記者孫也達攝

  兩個山溝里土生土長的農民,憑著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和對夢想的不懈追求,經過一次次挫折,一路摸爬滾打,把小小的粘豆包做成了年銷售額5000萬元的大產業,讓無數人品嘗到濃濃的滿族傳統文化滋味。

  他們就是青龍滿族自治縣雙合盛生態農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黨支部書記張勝利和他的二弟張全利。

  敢想敢試,小小的粘豆包做成大產業

  “你把傳送帶再調整一下。”日前,當記者走進青龍滿族自治縣雙合盛生態農產品有限公司時,張勝利正在和工人們一起檢修機器設備。

  “機器使用一年了,得抓緊檢修一下。生產線都是我設計組裝的,哪里有問題我更明白。”張勝利說。

  張勝利1969年出生于龍王廟鄉龍王廟村,家里還有3個弟弟。張勝利16歲初中畢業后,本有機會到秦皇島市里上班,但由于家里經濟條件不好,父親讓他留在家里種菜幫助養家。三年后,二弟張全利初中畢業,二人一起種菜。后來,他們投資5000多元買了鄉里第一輛三馬車用于賣菜。

  1995年,張勝利和張全利又開了鄉里第一家超市。2015年,隨著鄉里的超市越來越多,哥倆琢磨著轉型,養牛、做機制木炭……但都失敗了。

  “2013年春節期間,我發現有人到農民家以1元1個的價錢收購粘豆包,作為拜年的禮物。”張勝利說,當時全國只有手工生產粘豆包的小作坊,還沒有工廠化生產的先例。“作為滿族傳統的特色食品,干嘛不做粘豆包試一試呢?”

  于是,他們成立雙合盛生態農產品有限公司,生產“在旗”牌粘豆包及系列產品。沒有現成的生產粘豆包的生產線,他們就買來生產饅頭、餃子等類似食品的機器,自己動手組建生產線。“很多設備買回來并不能用,就再去尋找合適的設備。一直到近兩年,我們的生產線才基本定型,還獲得了七項國家專利。”張勝利說,不管是廠房還是生產線,都是他一手設計。

  然而事情的進展卻并不順利,2015年初,在春節前加班生產的緊張時刻,本應是黃色的粘豆包,有兩天生產出來的竟成了黑色。“那是企業成立以來遇到的最大的一次危機,如果不能及時找到原因,就意味著創業失敗!”張勝利說。

  張勝利找來一位做了幾十年粘豆包的老人幫忙查找原因。幾天后,終于找到了問題所在,原來是泡玉米的水放少了,上面露出部分的玉米變質,導致粘豆包發黑。從那以后,企業生產開始走上正軌。2016年,6000多平方米的新廠房投入使用,企業發展進入了新階段。

  創建品牌,做好企業首先要做好人

  雖然是在進行設備檢修,但雙合盛生態農產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同樣不允許參觀者隨意進入。“生產車間必須保持潔凈衛生。”在張勝利看來,產品質量比什么都重要。

  他們始終堅持自己做餡,雖然這樣成本要高出很多。他們嚴格按照技術規范生產,嚴把原料入口關,絕不為了降低成本采購低價產品。同時,他們堅持用豆粒做餡,而不是把豆餡做成沙狀,使消費者一眼就能看出原料,明明白白消費。

  2015年春天,張勝利考察后決定生產紅豆包,這種以白面和紅豆為主料的食品可以適應更多人的口味和市場需求,解決了企業生產的季節性問題。

  然而生產后不久,問題出現了。“解凍后的紅豆包表皮會開裂。”張勝利說,雖然數量不多,也完全不影響食用,但是賣相不好,會影響他們的品牌口碑。“品牌是企業發展最重要的東西。”于是,張勝利和員工頂著雨,挨家商店、超市去回收。即使有些商店的紅豆包從沒出現過開裂情況,他們還是堅持收回。“公司共回收了6萬多斤的紅豆包,經濟損失達20萬元。”

  如今,這款紅豆包已經成為了企業的主打產品,占總銷量的15%,大受歡迎,這更堅定了企業重視品牌發展的決心。

  “今年,我們將投資4000多萬元新建一個12000多平方米的大廠房,使生產規模達到原來的3倍,到2019年產值達到1億元。”張勝利說,“做企業就跟做人一樣,要做好企業首先要做好人。我的理想就是做中國最好的粘豆包,把‘在旗’打造成全國名牌,把雙合盛打造成百年企業。”

  傳承非遺,讓傳統民族文化發揚光大

  2016年,雙合盛生態農產品有限公司天貓旗艦店開業,把粘豆包賣到了全國。到現在,公司共開發產品40多個,力求適應更多人的口味。

  “粘豆包代表了滿族的一種傳統文化。”談起粘豆包,從小就吃粘豆包、做粘豆包的張勝利侃侃而談:粘豆包在青龍叫黃餑餑,也叫年豆包,是滿族的傳統特色食品,因為便于攜帶,還是當年滿族人狩獵、耕種、行商、越冬以及戰時的主要食品之一。據青龍滿族自治縣縣志及相關史料記載,滿族人吃粘豆包已有上千年歷史。到現在,青龍家家戶戶依然堅持按照古法制作粘豆包。過年期間,家家院子里都會整齊地擺上一排排黃澄澄的粘豆包。

  “我從16歲就開始和面做粘豆包了。那時候,一到臘八就要淘米,把黃米、玉米、香米放在水里泡,然后焗米。”張勝利說,淘米在當時是非常神圣的一件事,要先舉行儀式后才能淘米。當時村里只有一個碾子,大家就抓鬮,然后排隊去把泡好的米磨成面。面和好后還放到炕上醒發,而且是越發越好,預示著新的一年家里會財運不斷。因為每家做粘豆包的量特別大,一家人根本忙不過來,就幾家人輪流到各家包粘豆包,這時候年味就濃了,親情也就更濃了。

  這些傳統的粘豆包制作方法已經成為了當地過年的傳統,更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今,張全利也成為了粘餑餑制作技藝傳承人。“這種傳統是滿族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我們有義務把這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張全利說。

  記者手記

  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

  □記者孫也達

  張勝利是一個敢闖敢干、不走尋常路的人。青龍大山里,祖輩都是靠種植玉米生活,但他卻種起了蔬菜。在不種菜的季節,他和二弟每晚往返秦皇島市里進菜,白天到各村賣菜。在那個經濟困難的時代,他們借錢花5000多元買了全鄉第一輛三馬車,后來又開辦了全鄉第一家超市。敢闖敢試,先人一步讓他們走向成功。

  看準粘豆包的商機后,雖然沒有現成的模式可學,沒有現成的設備可用,但兄弟二人依然義無反顧地投身其中。他們買來各種設備進行實驗,自己設計廠房和生產線,愣是闖出了一條新路。

  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只有奮斗才始終有路可走。

關鍵詞:張勝利,美食責任編輯:陳美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