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自貿試驗區亮出五年“成績單”
形成各類制度創新成果二百零七項
實際使用外資和外貿進出口實現雙增長
河北自貿試驗區自2019年8月30日掛牌運行以來,形成各類制度創新成果207項,4項成果向全國復制推廣,實際使用外資和外貿進出口實現雙增長,改革發展取得扎實成效。這是記者從日前舉行的河北自貿試驗區五周年座談會上獲悉的。
5年來,河北自貿試驗區這塊改革試驗田,積極開展首創性、差別化改革探索,制度創新取得豐碩成果。聚焦貿易投資便利化、金融創新、產業開放、政府職能轉變等重點領域,加大制度創新力度,形成各類制度創新成果207項。
其中,國際航行船舶“模塊化”檢查機制、四大機制(載體、體制、規劃、工作協同機制)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樣板、京津冀政務服務“同事同標”和海事靜態業務集成辦理新模式4項成果,先后入選國務院發布的改革試點經驗或商務部發布的“最佳實踐案例”,面向全國復制推廣。累計31項制度創新成果獲得國家部委認可,6批共110項河北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案例面向全省推廣。
今年以來,多項全省首單創新業務在河北自貿試驗區落地。雄安片區落地首單跨境電商“1210”出口海外倉業務,一批出口產品發往海外倉;正定片區落地首單“區內直轉”業務,保稅貨物轉變為非保稅貨物僅需15分鐘;曹妃甸片區落地首單鐵礦石標準倉單期貨交割業務,五礦曹妃甸完成1萬噸標準粉期貨交割。
向改革創新要動力,河北自貿試驗區開放型經濟活力迸發。自掛牌設立至2024年8月,河北自貿試驗區以全省萬分之六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同期全省18.0%的實際使用外資和12.3%的外貿進出口。2024年1至8月,河北自貿試驗區實際使用外資3.98億美元,同比增長148.6%;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551.7億元,增長35.2%。
作為全國唯一一個跨省市的自貿試驗區,河北自貿試驗區推動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取得積極成效。牽頭組織召開第二屆京津冀自貿試驗區聯席會議,發布了24項協同創新成果。京津冀三地自貿試驗區推出24項“同事同標”事項,已累計實現203項政務服務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工程設計企業資質等81個資質資格實現結果互認。
河北自貿試驗區搭建各類開放型功能平臺,為改革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雄安綜合保稅區(一期)于2024年1月通過驗收,首家企業于2月18日完成海關備案。石家莊國際郵件互換局開通國際快件業務,截至2024年7月,實現進出口郵件37.3萬件。2024年1至8月,全省綜保區保稅業務進出口同比增長19.8%。
河北自貿試驗區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服務保障能力顯著提升。5年來,累計出臺金融服務、外匯管理、人才引進、產業發展、海關監管、司法服務等方面90余個高含金量的政策文件。先后下放396項省市級經濟管理權限,持續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改革、“一址多照”登記制度改革等政務服務改革舉措。仲裁委員會、仲裁中心、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一帶一路”國際商事調解中心在有關片區相繼設立。(記者 馮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