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林墨 通訊員 閆領軍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我在青海辦事處工作了七年,有不少印象深刻的經歷。2019年,我在青海省格爾木市全紅山鐵礦做儲量核實工作,期間種種,記憶猶新。
地質九隊隊員在工作中。通訊員 閆領軍 供圖
踏砂行
7月10日,由我帶隊負責,殷云澤、陸小偉二位隊員加上司機晁玉紅一行4人,一同來到格爾木市銘鑫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全紅山鐵礦。
工作區地處內陸高原盆地,高寒多風少雨、蒸發量大、晝夜溫差懸殊,礦區巖性為矽卡巖、蝕變大理巖和花崗巖。地形高程都在3400米以上,自然造就了這里典型的荒漠自然景觀,荒無人煙,多為不毛之地。
全紅山鐵礦分為三個礦區:全紅山礦區、一道梁礦區和東南接觸帶礦區。最有感觸的是在一道梁礦區。
那天,晁師傅開車把我們送到一道梁礦區的半山腰上,我們三人步行前往填圖的路線起點。剛開始還好,地形較平緩,可是礦區多年人跡罕至,地表覆蓋的風成砂土由于長期的風化和蒸發,變得又干又脆。一腳下去,砂土就灌滿了鞋,跟冬天下了雪走在雪地里似的,我們深一腳、淺一腳,走得特別累。
到地形較陡的路線上,地形坡度平均都在50度以上,在沒有基巖出露的地方,砂土能沒過小腿肚子。半山腰到山頂鞍部,五十米的距離,我們走一步滑一步,硬生生走了半個小時才到。可上去一看傻了眼,前面是更大的深溝,不可能直接走過去,只能沿著山脊前行。
沒辦法,我們只能繼續往山頂上行進,高原缺氧,心肺壓力很大,我們三人走十幾步就要停下來喘一會兒,20多米的高差,50多米的路程,我們又花費了半個小時,才到了另一個鞍部較為平緩的地方。
地質九隊隊員在工作中。通訊員 閆領軍 供圖
坐“滑梯”
當天的填圖任務結束后,我們不想沿原路返回,因為路程太遠又不好走。我們三人從高處仔細查看了地形,一致認為沿著另一條溝下山可以節約時間。
一開始的路程還算好走,因為溝底有花崗巖的出露,我們終于可以“腳踏實地”前進了。走了一段后,由于雨水的沖刷,溝內局部地段地面破碎、高差較大,不能前進,只能重新往兩側山梁上爬,沿山脊再下到另一個小溝谷底,繞過難走路段回到大溝谷底。
如此折騰幾趟,我們帶的干糧早就沒了,加上天氣炎熱沒有陰涼的地方,剩下的幾口水也不敢喝,只能忍著渴,實在受不了了就用水潤一下嘴唇。
快到谷底的時候,有一處高差二十多米的陡坡,兩側的山梁都是懸崖峭壁,根本不能走。于是我們就商量著,跟小孩子坐滑梯一樣滑到溝底,也算體驗一下兒時的樂趣。
我第一個往下滑,沒想到過程大大出乎意料。勉強滑到谷底時砂土燙得屁股生疼,再加上撞到了溝底的石頭上,疼得我只吸冷氣。我也想看看同事的囧態,咬牙忍著沒說話。陸小偉第二個滑下來時,也是齜牙咧嘴的樣子,但是我倆默契地都忍住了笑。殷云澤最后滑下來時,我們三人終于一邊捂著屁股,一邊忍不住放聲大笑起來,都說自己燙成猴屁股了。
地質九隊隊員在工作中。通訊員 閆領軍 供圖
觀奇景
到了溝底,返程就只剩一個半小時的路程。我們迫不及待拿出剩余的一點水一飲而盡,那種酣暢淋漓的感覺至今難忘。剩余路程中,我們邊走邊欣賞溝谷底兩側造型各異的花崗巖巖體,真有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出了溝谷,晁師傅在溝口等著。回到駐地時天已經黑了。
這次填圖路線較長,但我們收獲頗豐,除了完成計劃工作任務之外,我們也領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們在溝谷中發現了一處特別漂亮的自然景觀,花崗巖造型從側面看,像萬只鯨魚躍出廣闊大海,從正面看,又像是觀音的蓮花坐臺,仿佛在祝福這天下的蒼生。恰是在這“蓮花臺”下,有一片二米寬、五六米長綠幽幽的草地,與周圍斑駁的花崗巖和寸草不生的砂土地形成了鮮明對比,讓人不由慨嘆自然的造化和生命的神奇。
在這里,我想起了王安石《游褒禪山記》中的名言:“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工作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無疑是艱苦的。但是我們地質隊員就是這樣的“有志者”,我們志在找礦立功、志在服務邊疆發展、志在為地質事業發展貢獻力量。我們帶著這樣的夢想踏上這片土地,付出了汗水,收獲了榮譽,我為自己是一名地質隊員、一名河北地礦人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