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精品综合国产亚洲欧美久久,欧美爆操,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河北頻道 > 全景河北

高質量發展看河北丨“三夏”新意濃 盡顯“智慧范兒”

來源: 長城網  
2024-06-14 09:43:09
分享:

  河北經濟日報記者 吳新光 石鵬飛

  “三夏”大忙,燕趙大地田野流金,麥香氤氳。金色的麥浪翻滾起伏,收割機馳騁田間,飽滿的麥穗被卷入機倉,經過收割、脫粒,顆粒歸倉。截至6月13日17時,全省麥收2671.8萬畝,進度達79%。

  記者采訪發現,這個“三夏”新意越來越濃——智慧農機、無人駕駛、北斗導航等新裝備搶收搶種,抗旱節水、抗倒、高產小麥新品種大面積收獲,淺埋、滴灌、精細整地播種等新技術出現在田間地頭,智能化恒溫糧倉,讓小麥踏實住進“空調房”。

  新裝備:“北斗導航”來收麥

  芒種過后,田野金黃,麥穗飄香。“90后”新農人張宸帶領農機手們搶抓晴好天氣,利用帶有衛星遙感、北斗導航、智能化監測系統等智能裝備的農機設備搶收小麥。

  張宸是滄州市滄縣鑫翰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大型的收割機上,我們都加裝了智能的監測設備,這樣既減少了小麥的丟糧率,還能大大提高作業效率。”她說。

手捧豐收的麥粒,農民綻開笑容。資料圖片

  滄州市滄縣鑫翰種植專業合作社,有大型農機具200多臺(套),不僅打理著1萬多畝流轉來的土地,還服務著7萬多畝農戶托管的土地。平整地塊、播種、植保、收割等環節,都實現了無人化和自動化。

  “咱們這種鹽堿地,在收割的時候一定把那個割臺放到高度適中的位置。正常來說,割臺離地面得10厘米,鹽堿地我們就要降到5厘米左右。”張宸告訴記者,越是鹽堿地這種地勢不平的地塊,越能發揮出智能農機、無人駕駛的優勢。

  裝備一小步,產業提升一大步。這個“三夏”,全省小麥機收率達99.8%以上,農機裝備更具智能化,大多采用新型耙、壓、播種一體機加北斗衛星導航技術播種,保證了苗全、齊、勻、壯;病蟲害防治采用無人機噴施農藥;收獲采用新型收割機,減少損傷、損耗。

  6月6日,記者來到邯鄲成安縣南魚口村,在俊山農機專業服務合作社示范農場看到,奮戰夏收、夏種的主力不再是農機手,而是一臺臺無人駕駛智慧農機。

  只見工作人員打開操控系統——在屏幕上遠程設定好地塊長度、收割機割幅寬度等參數,按下確定鍵。一臺臺搭載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無人駕駛農機按照規劃好的路線奔入田間,飽滿的麥穗被吞進脫粒箱,收割數據實時回傳。令人驚奇的是,這些無人駕駛農機的方向盤會自己旋轉,遇到障礙物還會自動繞行。

小麥專家與農機公司工作人員探討如何提升播種機功能。河北經濟日報記者 吳苗苗 攝

  “收割線路一規劃,坐在屋里就把小麥收了,省時省工又省力。”成安縣俊山農機專業服務合作社負責人楊俊山高興地說,合作社通過運用“農機裝備+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化技術,使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實現從種到收智慧管理全覆蓋。

  無人聯合收割機不僅實現了無人駕駛,在小麥收割中還盡顯智慧。由于搭載了先進的損失傳感器和含雜檢測裝置,與普通的聯合收割機相比,無人聯合收割機機收減損率可以提升10%—15%,小麥脫粒后的含雜率能夠減少15%—20%。

  此外,無人駕駛玉米免耕深松施肥播種機也在田間穿梭不停,從夏收到夏種實現了無人作業,大大提升了效率。

  “三夏”農時緊、任務重,今年全省共組織和調度小麥聯合收割機、拖拉機、夏玉米播種機、秸稈還田機等200余萬臺農業機械投入田間作業,其中小麥聯合收割機10.98萬臺,保障農民搶收搶種。

  新品種:良種推廣促豐產

  種子被譽為農業的“芯片”,保障糧食安全,種業是關鍵。

  小麥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良種推廣應用是當前小麥穩產、增產的“基石”。

  5月29日,在位于深州市前營村的河北省農科院旱作農業研究所節水小麥示范基地,一系列節水小麥新品種長勢良好,豐收在望,引來附近村眾多觀摩者。

  “咱們這兒地下水資源短缺,我們村2300多畝土地種的都是省農科院培育的節水小麥,有十幾個品種呢!”前營村黨支部書記曹振民介紹說。

  “這個品種不賴,矮稈、穗大、籽粒飽滿。明年我也種這個新品種。”鄰村的一位種植大戶對曹振民說。

  種植大戶想種的新品種,是省農科院旱作所經過多年南繁北育,通過省級審定的節水麥“衡麥30”。

  “這個品種株型緊湊、分蘗力較強,是抗旱節水、高產抗逆、中強筋類型的小麥品種。”省農科院旱作所副所長喬文臣告訴記者,該品種實現了抗旱節水抗逆與高產的結合、節水與優質的結合,測產結果顯示,“衡麥30”在全生育期沒有澆水的情況下,畝產567.1公斤,實現了“零水超千斤”。

  在晉州市周家莊鄉的“四新”現代農業融合千畝示范田里,郭進考察看“馬蘭1號”小麥長勢。河北經濟日報記者 李佳琦 攝

  6月7日,在辛集市西五村,種糧大戶張彥亮種植的400畝“馬蘭1號”小麥,迎來豐收時刻。

  “‘馬蘭1號’這個品種根深葉茂利于節水抗旱,麥稈兒比較矮,抗倒伏能力強,高產節水。”河北省小麥專家指導組組長郭進考說,要說最大的特點,就是畝穗數多、穗粒數多、千粒重高。

  “馬蘭1號”小麥實現了矮化育種理想株型的重大突破,近年來在全省各地相繼創下河北小麥畝產量新高。

  6月12日,在石家莊晉州市周家莊鄉的“四新”現代農業融合千畝示范田里,小麥新品種“馬蘭1號”百畝“成片連方”實收測產傳來好消息,畝產達到創紀錄的767.1公斤,實現了從專家試驗田到百姓生產田的新跨越。

  在晉州市周家莊鄉的“四新”現代農業融合千畝示范田里,郭進考(中)與小麥專家一起察看“馬蘭1號”小麥長勢。河北經濟日報記者 李佳琦 攝

  6月6日,在石家莊市藁城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的試驗田,麥穗搖曳,麥香四溢。“70畝的試驗田里,小麥新品系就有2200多個。”所長楊海川正帶著科研團隊的年輕人為選種作準備。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國外強筋麥品種壟斷著我國優質強筋麥市場。”楊海川說,為改變這一狀況,藁城區農業科學研究所著手研究培育我國自己的強筋小麥。

  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藁城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培育出的藁優系列品種累計推廣面積已達1億多畝,覆蓋冀、魯、豫三省。其中“藁8901”是國內第一個完全替代進口、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強筋小麥品種。

  作為傳統小麥種植大省,河北強化新品種選育,有效促進優質小麥品質提升和產量提高,培育出“馬蘭1號”“衡麥30”等節水高產小麥品種,以及“冀麥U68”“藁優2018”“藁8901”等一批品質性狀優良、產量高、適應性強的強筋小麥品種。

  新技術:農田盡顯“科技范兒”

  6月8日,石家莊市藁城區南營鎮土山村的麥田里麥浪翻滾、滿目金黃。種糧大戶蘇吉平興奮地說:“我流轉了800畝土地,種的全是強筋麥,眼下正是收割的時候。”

  說起新技術,蘇吉平講得頭頭是道:地里安上先進的噴灌設備,比過去節水一半多;耕、種、收全部實現機械化,省時省力;防御大于治療,病蟲害同防同治……

  作為河北省產糧大縣,寧晉縣持續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全縣麥田通過噴灌、管灌、滴灌等技術,基本實現了節水工程全覆蓋。同時,全縣農業社會化服務普及率接近100%,土地未流轉的農戶也可以做“甩手掌柜”。

小麥專家探討小麥灌漿期管理技術。河北經濟日報記者 吳苗苗 攝

  寧晉縣潤風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了3000多畝農田,種植小麥和玉米。“三夏”大忙時節,合作社理事長張軍永內心卻淡定從容。

  “現在,麥田耕、種、管、收實現了機械化,噴灑農藥使用農業無人機,省時省力。”張軍永說,他們的農田采用了固定式噴灌等技術,3000多畝農田的澆灌工作,3個人就可以管理。麥收時,聯合收割機三四天就可以收割完,而且能前邊割小麥、后邊種玉米,一條龍作業不停歇。玉米播種后,當天就可以澆水。

  農田里蘊藏的科技“密碼”,助力“三夏”生產,為糧食高產穩產打下了堅實基礎。

  河北省供銷合作社建立“惠種田”智慧農業平臺,掌握所有托管服務地塊的分布、面積、小麥成熟時間等情況,綜合考慮天氣、距離等因素,逐田逐日排序,制訂出統一的作業計劃,確保農機作業緊密銜接,提高作業效率。按照兩臺收割機帶三臺播種機的模式,根據地塊大小合理確定每塊地收割機、播種機、機手數量,以最佳組合做到搶收搶種同時進行。

  今年,我省在推廣小麥優良品種的基礎上,還廣泛推行多種新種植技術,“良種”+“良法”,保證糧食單產穩步提升。

  麥收前,邯鄲市成安縣種糧大戶朱信濤正和當地農技人員一道,察看小麥寬畦等行距全密植種植情況。“寬畦密植每畝地的畝穗數能比之前提高3%到5%,再通過科學水肥管理,讓小麥的品質和產量都能再上一個新臺階。”朱信濤說。

  記者了解到,寬畦密植的種植模式,把之前2.7米左右的畦寬,每畦田種9行麥子,改為5米寬的大畦田,每畦田種18行麥子。畦寬擴大后,土地利用率可以提高6%到7%。

  邯鄲市成安縣農業農村局技術員趙丹丹表示,畦寬了就沒那么多壟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畝均可增產100斤左右。

  從收割到產后,怎樣減少“豐收后的煩惱”?我省多地建設智能化恒溫糧倉,讓小麥踏實住進“空調房”,降低倉儲損耗。

  “儲存小麥的糧倉也是滿滿‘科技范兒’,保證糧食食用安全。”河北開源糧油儲備庫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田軍介紹,糧食入滿后,采用惰性粉防護,結合內環流控溫技術,降低倉溫和表層糧溫,實現準低溫儲糧,抑制儲糧害蟲的發生,減少化學藥劑使用,達到綠色儲糧的目的。在糧倉里,電子系統還會自動測量倉內溫度、濕度等糧情數據進行分析,并根據變化及時進行調整。

關鍵詞:河北,三夏責任編輯:張曉鵬
国产XXXX视频在线观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国产,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 欧美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VA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