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河北省高陽縣文物部門獲悉,在高陽縣商貿大街與向陽路交叉口雨污分流工程施工現場,當地文物部門發現一通古碑刻,經鑒定為《重修奎星閣記》,年代為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距今有134年歷史。
高陽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工作人員在對碑文進行核對。(受訪單位供圖)
高陽縣文物部門結合《河北省社會科學院藏高陽碑刻拓片整理與研究》一書中關于此碑刻的拓片,鑒定為《重修奎星閣記》。碑刻正面詳細記載了重修奎星閣的緣起、經過、規制,背面記載了各村捐輸者的姓名和錢數。碑額用楷書題“永垂不朽”4個字,周邊為云龍紋裝飾圖案。全碑為青石材質,長138厘米、寬57厘米,碑文共18行,滿行42字。
碑刻正面圖。(受訪單位供圖)
高陽縣地方志辦公室原主任宋進良介紹,清朝乾隆年間,在高陽縣原城墻東南角角樓北側附近城墻之上曾建有奎星閣,后來年久失修倒塌,此次重修仍是在原來城墻上的位置修建。
據介紹,奎星閣又名奎樓、魁星樓等,一般屬于文廟建筑群的一部分,主要為儒士學子所建。在科舉時代,奎星閣是士子們“奪魁”的象征,寓意文運昌盛和學術成就。此碑刻的發現對于進一步研究高陽當時文教和科舉事業發展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記者 蘇凱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