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區規模最大的CCUS項目“吃”碳又“吐”油
把二氧化碳埋在地底下
5月20日,華北油田采油三廠工程技術研究所CCUS項目技術員侯東星(右一)和同事正在檢查注氣井。 河北日報記者 馬朝麗 攝
“啟泵!”5月20日9時,一聲指令后,位于河間市的中國石油華北油田八里西潛山油藏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先導試驗站內,3臺注氣泵轟鳴聲響起。地下管道內,巨大的壓力驅動液態二氧化碳涌向各個注氣井。
“油壓穩定。”距離試驗站500米的馬30-10注氣井作業現場,崗位長王國慶盯著壓力表,不時用手機記錄數據。“這說明從試驗站輸送過來的液態二氧化碳,正順暢地注入地下。”他說。
排向空中的二氧化碳,如何被埋到地下?
潛山油藏作為華北油田前期開發的主力油藏,目前已進入特高含水開發后期。特殊的地質結構,加之歷經近半個世紀的開采,依靠傳統開采方式很難驅出地層中的剩余油。
5月20日,華北油田采油三廠工程技術研究所CCUS項目技術員正在檢查注氣井的壓力表。 河北日報記者 馬朝麗 攝
國家提出“雙碳”目標,為華北油田打開了綠色轉型新思路。2021年7月,華北油田在河間市啟動八里西潛山油藏CCUS先導試驗項目,這成為京津冀地區規模最大的CCUS項目。
華北油田采油三廠工程技術研究所CCUS項目技術員侯東星說,二氧化碳在地層條件下易與原油混相,將其注入油層,可大幅提高驅油效率,讓“躲藏”在巖層縫隙中的原油現身,同時實現二氧化碳永久埋存。
一輛輛滿載液態二氧化碳的槽罐車緩緩駛入儲碳區。壓注設備陸續啟動,將車內的液態二氧化碳打入白色的儲存罐中。在試驗站,每天有幾十輛槽罐車,將從周邊化工廠收集的二氧化碳運到這里。
“吃”進二氧化碳,“吐”出石油。該項目自2022年底啟動注氣工作以來,累計注入二氧化碳8.3萬噸,增油1.7萬噸。
試驗站內,伴生氣捕集回注項目建設正酣。侯東星介紹,一次采油后,會有一部分二氧化碳隨原油一塊采出。伴生氣捕集回注項目建成后,“逃逸”的二氧化碳會被回收處理,再注回油井,最終使封存率接近100%。
潛山油藏開展CCUS項目在國內尚屬首次。項目主要設計人員之一、華北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開發所所長曾慶橋帶領團隊最近在攻堅新課題——為地下油藏建立精細化數字動態模型。有了它,可以實時跟蹤現場施工動態,精準定位地下流體界面,預測開采效果。
按照規劃,項目設計周期內,將實現二氧化碳封存800余萬噸,增油超300萬噸,減排效果相當于植樹7000萬棵或500萬輛經濟型轎車停開一年。
在曾慶橋看來,更長遠的意義在于,先導試驗項目的成功經驗,可在河北同類型油藏中進行工業化推廣,這將為我省碳減排騰出廣闊空間。(記者 賈楠 馬朝麗 通訊員 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