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公園、社區食堂、養老驛站步行可達,河北雄安新區打造“15分鐘生活圈”——在“未來之城”觸摸“民生溫度”
“走,一起去食堂!”午餐時間,河北省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南文營社區食堂熱鬧了起來。75歲的郭春然和鄰居結伴而來,邊吃飯邊嘮家常。“花樣多,口味好,一頓飯兩三元就能解決。”
兩年前,郭春然和家人從容城縣胡村搬到南文營社區。從新家出發,去孫女的學校不到10分鐘,去衛生服務站不到5分鐘,養老驛站就在樓下,她說,“這樣的生活從前不敢想”。
近年來,雄安新區接連出臺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的三年行動計劃,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集中打造“15分鐘生活圈”,完善社區公務服務體系。記者在這里看到,一座拔節生長的“未來之城”雄姿初顯,一座宜居宜業的“幸福之城”快速崛起。
社區里的花式養老
酸辣豆芽4元、蒜苔炒肉6元、紅燒肉8元……走進南文營社區食堂,公告欄上張貼著“愛心餐每周食譜”,用餐區寬敞整潔,備菜區透明可見。據了解,60~70周歲、71~80周歲、81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在食堂就餐分別可再享受7.5折、5折、2.5折的優惠。
“2021年群眾回遷后,我們在走訪中發現轄區居民以老年人居多,且獨居老人占比較高,就餐就面臨著一定困難。”南文營社區黨總支書記王偉肖介紹,在調研了其他地區的老年食堂后,結合轄區實際,南文營社區通過“市場化+公益”運營模式,引進第三方餐飲公司,為60周歲以上的上老年人提供優惠就餐服務。目前1800多名老人已完成實名認證,到食堂刷臉就可以吃飯。
吃過午飯,老人們最愛去的,便是社區里的養老驛站。72歲的劉阿姨是容西第一養老驛站的忠實粉絲,每天都會過來和街坊們一起跳操、唱歌,“以前農閑時,只能靠串門打發時間,現在日子很充實,腰腿不酸了,精神也好了。”談起精彩的新生活,劉阿姨笑彎了眼。
記者在容西第一養老驛站看到,1600多平方米的空間里,閱覽室、書畫室、休息室一應俱全。臺球、象棋、打牌、舞蹈、唱歌……每一間活動室都滿滿當當、笑聲不斷。
驛站負責人李家成告訴記者,除了文體娛樂活動,驛站還定期組織志愿者為老人提供義診、理發等服務,不定期舉辦消防安全、健康養生等公益講座。“我們還為特殊困難老年人建立臺賬,每月上門提供健康服務,為他們測量血壓血糖,動態記錄身體狀況。”
家門口的五彩童年
去年年底,容西仁水社區金安幼兒園托育班迎來了一批牙牙學語的孩子們,這標志著雄安首批公立托幼一體幼兒園開設的托育班正式開班。園長趙秀昆說,幼兒園精心打磨托育課程,并安排教師到中國兒童中心觀摩學習,更好地掌握幼兒成長規律,提升照護和教學水平。
“家長們起初不放心,隨后發現孩子適應得很快,報名的人越來越多。”幼兒園教師高暢曾在家鄉縣城的早教機構任教,深知托育服務的供需不平衡。她感慨道:“這里有先進的理念和設備齊全的活動室、功能室,還有從全國招募而來的專業教師,雄安的孩子們太幸福了!”
白色的肚皮、黑褐色的羽毛、炯炯有神的眼睛……在容東片區雙文社區享趣智匯館,來自金源小學的李俊秀正在畫畫,只見寥寥數筆,一只惟妙惟肖的青頭潛鴨躍然紙上。小姑娘告訴記者,學校和雙文社區每周二上午都會聯合開展“第二課堂”,今天的主題是“白洋淀的生態變遷”,自己畫的青頭潛鴨便是近幾年在白洋淀“安家”的一種瀕危珍稀鳥類。
“雄安正努力建設一座兒童友好城市。”雙文社區便民服務站副站長李潤松介紹,雙文社區打造了享趣智匯館、航天科普館、享趣樂園等主題場景,集互動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于一體,并與周邊學校、幼兒園合作,為孩子們提供豐富的實踐資源和體驗平臺。
去年回遷后,李俊秀從村里的小學轉入離家500米的新學校。愛好畫畫的她驚喜地發現,學校里就可以選修素描課。她說,自己未來想成為一名畫家,畫出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高顏值的幸福之城
被稱作“未來之城”的雄安,也是一座生態之城、幸福之城。
人間四月,春和景明,坐落于北部城市南北軸線上的悅容公園游人如織。公園內部,亭臺樓閣錯落有致,丹山碧水蜿蜒相依,仿若一座古典山水園林,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沿著步道一路向前,身邊是排練合唱的大爺大媽,穿著漢服拍照的姑娘,還有在草坪上野餐的一家三口,微風拂面,好不愜意。
記者了解到,隨著郊野公園、悅容公園、金湖公園相繼建成投用,雄安“一淀、三帶、九片、多廊”的生態空間格局日趨完善,讓百姓“3公里進森林、1公里進林帶、300米進公園”的美好愿景正在成為現實。
“新區的建設理念是‘先植綠,后建城’。”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經過7年的努力,“千年秀林”工程有序推進,累計造林47.8萬畝,綠化面積達73.8萬畝,森林覆蓋率由新區設立前的11%提升至34.9%。白洋淀水質穩定保持在Ⅲ類水標準,淀區野生鳥類達279種,較新區設立前增加73種。
采訪中,趙秀昆告訴記者,自己的老家在河南,因為看中雄安的發展機遇,選擇成為“新雄安人”。
幼兒園的操場上,看著眼前孩子們嬉戲玩樂的身影,趙秀昆覺得自己的決定很正確:“一流的公共服務,一流的生活環境,宜居宜業,這是座有未來的城市。跟它一起成長,幸福感滿滿。”(記者 陳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