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8日),“燕趙乘春復此行——京津冀協同發展專題展”開幕。圖為觀眾在互動沙盤前駐足,了解古代“首都圈”形成過程。 本報記者 武亦彬攝
“燕趙乘春復此行——京津冀協同發展專題展”上,398件(組)展品亮相,帶領觀眾穿越古今,深讀京津冀“文化一脈”的故事,了解城市群布局的發展過程。本報記者 武亦彬攝
昨天(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燕趙乘春復此行——京津冀協同發展專題展”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東館)開幕,398件(組)展品亮相,帶領觀眾穿越古今,深讀京津冀“文化一脈”的故事,了解城市群布局的發展過程。
展廳入口,一組沙盤模型將京津冀風貌立體呈現——兩面環山,東臨大海,南接中原,沿長城文化帶、大運河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一座座城市星羅棋布。自遠古以來,多元文明匯聚在這片廣袤大地上,書寫著千萬年文脈相承的故事。
展覽開篇,一塊距今200萬年的石核靜靜陳列在展柜里。“這塊看著不起眼的石料,是古人類改造自然,開始制作工具的物證。”展覽策展人、北京大運河博物館籌備處副主任張杰解讀,舊石器時代的先民們采集自然石料,再通過打擊、壓制等方式剝取石片,最后留下的部分被稱為石核。“這件展出的文物出土自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泥河灣馬圈溝遺址,將古人類在燕趙大地上的活動時間提前至200萬年前。”
展廳里,“古代京津冀‘首都圈’的形成”“近代京津冀城市群的形成”“當代京津冀協同發展足跡”3個單元依次展開,398件(組)珍貴文物、歷史檔案等,揭示了建立在城市關系史上的“城市群”的內在聯系,生動再現京津冀三地“文化一脈”、協同發展的故事。
北京地區目前考古發現最大的一件青銅禮器——堇鼎也被請進展廳。雖然是一件復制品,但觀眾仍能從鼎上簡潔古樸的紋飾,窺視西周時期燕國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感悟古都北京悠悠3000余年的建城史。專家解讀,燕國建立后,當地先民為周邊地區帶來了新文化,天津市、河北省出土的一些同時期青銅器在器形、紋飾上也都帶著燕國氣質。
三地之間,人緣相親,文脈交匯。展廳里,見證者們在展柜里相聚。一對商代鐵刃銅鉞,外貌酷似一對“兄弟”,一大一小,共享一個展柜。張杰說,它們分別出土于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臺西遺址、北京市平谷區劉家河遺址,“兩個直線距離300多公里的地方出土了性質相近、時代相同的鐵刃銅鉞,將我國用鐵歷史上溯到3500年前。”
商代的繩紋敞口罐、戰國時期的“郾(燕)王職”戈等重磅文物,展現京津冀地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熱河全圖》四條屏、《天津行宮圖》等輿圖,圖解京畿地區特有的城市關系與城市功能……漫步在一組組展柜之間,細心的觀眾會發現,一條巨幅的京津冀大事記“時間軸”貫穿展線。這也是策展人留下的一個彩蛋。“我們特意設計了這種長線的‘注釋’信息,給觀眾一種站在歷史的長河中看展的感覺。”張杰說,希望觀眾在關注重點文物的同時,能讀懂其蘊含的歷史意義。
隨著此次展覽揭幕,北京大運河博物館第11至12展廳被打造成“京津冀博物館展廳”,未來將作為三地博物館的常態化展覽展示基地,促進文博資源共享,形成區域文化特色品牌。三地博物館館長也發出合作倡議,將共同推進文博事業協同發展,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
另外,北京市文物局昨天發布《北京博物館導覽》《北京博物館地圖》,涵蓋北京地區7大類別、213家博物館,包括186家備案博物館和27家類博物館。觀眾能通過“一冊一圖”,獲取一站式向導服務。其中,《導覽》詳細記錄了213家博物館的豐富信息,重點介紹了各館發展歷史及重要館藏品,提供了博物館周邊2公里半徑內的景點、商圈、文化設施信息。《地圖》則以直觀、生動的方式展現了北京全域博物館的地理布局及相關信息。地圖背面附有博物館的外觀圖和基本信息,如名稱、地址、開閉館時間、聯系方式等,為公眾參觀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