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世界橋梁焊接領域難題
——記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電焊特級技師張明
4月30日,張明(右)和同事商討特殊位置焊接方法。 河北日報記者 孫也達 攝
張明是中鐵山橋橋梁分公司的一名焊工。十幾年來,他先后獲得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優秀選手、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用一把焊槍焊出中國制造的驕傲,用團團焊花照亮匠心榮光。
勤學苦練,以分公司第一的成績轉正
2007年,18歲的張明技校畢業,以勞務派遣工的身份來到中鐵山橋,成為一名焊接工。
“第一次進車間,我才見識了啥叫焊接。”張明說,面對結構復雜的橋梁鋼結構產品,盡管在技校學習了三年,他仍感覺自己就是一名“技術小白”。“在學校學習的只能說是入門級別的東西,與實際工作需要的技術相差太遠。”張明回憶。
怎么辦?學!
作為學徒,張明天天守在老師傅旁邊,仔細觀察他們的一招一式,把操作焊槍的角度、方法,每一根焊條擺動的頻率以及幅度都牢記在心。別人休息時,張明把廢板材切割成不同的形狀,反復練習焊接技術。
為了讓手更穩,張明把磚頭綁在手上,鍛煉手腕力量;為了能一次性焊接完一條焊縫,被飛濺的鐵花燙傷也要咬牙堅持,他身上的水泡幾乎天天都有;為了能提高自己耐熱能力,他會在“三伏天”特意穿厚秋衣,練習半個小時,秋衣就能擰出水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進入公司一年多后,張明以分公司第一的成績通過了轉正考試。
4月30日,張明查看焊接后焊縫質量。河北日報記者 孫也達 攝
刻苦鉆研,做焊接“全能選手”
轉正后的張明沒有放慢前進的腳步,而是繼續堅持利用非工作時間練習熔透焊接技術。
“當時我已經能做到平焊姿勢熔透焊接一次探傷合格,但工作中不常用的仰焊等的焊接質量還不太穩定。”張明說,在車間里干活,橋梁結構件可以相對自由地變化擺放位置,平焊姿勢就能滿足絕大多數工作需求,而仰焊等姿勢更多應用在橋梁建設現場的組裝、維修環節,“我學習更多技術,就是為了能提前適應所有工作環境。”
經過不斷學習,2010年,張明已熟練掌握全位置熔透焊接方法,成為熟練技工。也是在那一年,張明和集團最有名的電焊高級技師曲巖熟絡了起來。曲巖當時已是全國勞動模范,成為像曲巖一樣的技工,是張明給自己定的新目標。
此后,張明開始跟著曲巖學習技術,并準備參加比賽。但很快,張明傻眼了,比賽中要操作的手工電弧焊、鎢極氬弧焊等電焊設備,他只在課本上見過名字。原來,張明日常工作中只使用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設備。想要參加比賽,他只能從頭開始學習。
2016年,張明在公司內部層層選拔中脫穎而出,第一次代表公司去參加了技能比賽。依靠扎實的基本功和熟練的電焊技巧,張明獲得了滬蘇通長江大橋焊工職業技能競賽第一名,被授予“江蘇省五一創新能手”和“滬蘇通長江大橋焊接技術能手”榮譽稱號。
4月30日,張明正在全神貫注地焊接橋梁組件。河北日報記者 孫也達 攝
勇于創新,攻克世界橋梁焊接領域難題
從國內的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港珠澳大橋,到國外的新西蘭鐵路橋、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至今,張明參與的國內外重點工程已超20個。在中鐵山橋橋梁分公司展示的12個國內外重點代表項目中,張明就參與了10個。
2016年,張明參與建設的“一帶一路”重要交通支點工程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是首個采用歐洲標準的全焊結構、超厚板、公鐵兩用鋼桁梁橋,超厚板厚度達到110毫米,創下超厚板厚度的“新紀錄”。“鋼板越厚,強度等級就越高,焊接道數要求更多,越不容易焊。”張明說,帕德瑪大橋超厚板焊接的難題,讓許多焊工望而卻步,就連他的焊縫檢測合格率也達不到50%。
通過不斷嘗試,張明發現僅僅靠改進焊接技術,不可能解決問題,而是需要改變焊接件的焊接坡口設計。“把雙坡口改為單坡口,讓鋼板一層層焊接在橋箱內,焊接時只需在寬敞的單坡口面焊接。”張明說,焊接厚鋼板使用單坡口容易出現焊穿事故,他為此設計了在坡口處加鋼襯墊。
經過大量實驗,張明的“單坡口、背面加鋼襯墊熔透焊接法”成功滿足了各項參數要求,橋梁設計圖紙就這樣被一個焊工“修改”了。采用新焊接法后,焊縫一次探傷合格率成功達到99.5%以上。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美國韋拉扎諾海峽大橋鋼結構制造項目中,其“橋面板單元U肋焊縫,單道焊接全部熔深達到80%以上,且不能焊漏焊穿”的制造要求,當時在行業中從未出現過。張明經過數月的研究,終于摸索形成了“U型肋單道對稱焊接一次成型”工藝,攻克了這一技術難關。
在張明及其團隊的助力下,中鐵山橋的“中國制造”讓國外公司心悅誠服,為中國鋼橋走向海外高端市場打下了堅實基礎。(河北日報記者 孫也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