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窯,中國白瓷最有名的窯口,素有“中華白瓷鼻祖”的美譽。在邢臺市內丘縣,有一座建在遺址上的博物館——邢窯遺址博物館。4月18日,記者前往那里一探究竟。
眼前這座白色方形建筑頗具設計感,其內部為鋼結構,外部飾以銀色網狀紋,白色代表邢窯白瓷,網狀紋飾則象征出土的白瓷碎片。邢窯遺址博物館副館長李建華介紹,該博物館是國內首家以邢窯為主題的遺址類博物館,館內展示的是2012年經考古發掘出土的邢窯窯爐等重要遺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處遺址入選了“201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邢窯遺址博物館主展區。 河北日報記者 張曉華 攝
進入博物館主展區,凌空而建的鋼架環廊和如星辰般閃亮的點點燈光,讓人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現代氣息。然而一低頭,幾座古窯爐便猝不及防地撞入眼簾,令人仿佛瞬間穿越了千年時光。
2012年4月,內丘縣進行城區改造時,在糧貿大廈區域發現了紅燒土和碎瓷片。紅燒土是土壤長期受火烘烤而形成。種種跡象表明,此處很有可能存在古窯遺址。當地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做出了工程停工另選他址的決定。此后歷經半年的考古發掘,一處距今約1500年的古窯遺址終于重見天日。
“這處遺址考古發掘面積1200平方米,共發掘出北朝至唐代窯爐11座,灰坑144座,灰溝6條,水井35眼,墓葬22座,出土瓷器和窯具殘片超過20萬片,完整和可復原器物超過2000件。”講解員柳夢珂說,我們現在看到的邢窯遺址博物館,便是建立在這處考古遺址之上。
其實,這并不是內丘縣境內第一次發現邢窯遺址。早在20世紀80年代,當地文物部門便發現了多處古窯址,印證了唐代文獻“內丘白瓷甌”的記載。尤其是1988年,內丘縣西關北一帶首次發掘出土隋代透影白瓷殘片,最薄處僅0.7毫米,潔白瑩潤,光照見影,填補了邢窯研究的一頁空白。
邢窯遺址博物館展出的唐代白釉圈足碗殘件。 河北日報記者 張曉華 攝
那么,記者面前這處邢窯遺址有哪些亮點?它憑借什么入選了“201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這里最重要的收獲是,發掘出土了成組的北朝至隋代連體窯爐,為邢窯已發現窯爐中最早的幾組。”順著環廊,柳夢珂引領記者來到一組編號為Y1—Y5的窯爐上方,“你看這5座窯爐毗鄰而居,除了年代較早外,這種布局形式也非常罕見。”
記者俯身細觀,果然,5座窯爐挨挨擠擠,環繞在工作坑周圍,每座窯爐間幾乎只有一墻之隔。
“建窯時,首先要向下挖一個3米左右深的大坑,形成一個窯前工作坑,然后再在坑壁上向四周掏洞,這樣就形成了一組連體窯爐。”柳夢珂說,這種窯爐的優點首先是省時省力,一名窯工可以同時照看幾座窯爐,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是可以“抱團取暖”,邢白瓷的燒制溫度較高,連體設計可以讓窯爐之間相互傳導熱量,達到聚溫節能的效果。
除了“五連窯”外,記者還看到兩組比較重要的窯爐。一組為隋代窯爐Y6—Y8,呈品字形布局;另一組為北朝至隋代窯爐Y10—Y11,南北相對而立。
記者發現,這三組窯爐完整度較高,窯門、火膛、窯床、煙道、煙囪等大部尚存,十分難得。柳夢珂介紹,邢窯早期多為地下窯,這樣的建造方式,是窯爐能夠歷經千年而留存至今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形單影只的Y9,是出土11座窯爐中唯一一座唐代窯爐,建于地面之上,因而損毀也較為嚴重,如今僅留下殘缺的一角。
“另一個重要收獲是,早期灰坑群和遺物的發掘出土。”柳夢珂指給記者看窯爐周邊的眾多灰坑,其中存有北朝遺物的灰坑20余個,是邢窯首次批量出土的早期遺跡遺物,也是該區域窯爐歷史可上推至北朝的重要證據。
邢窯遺址博物館展示的隋三彩杯殘片圖。 河北日報記者 張曉華 攝
在展廳北側的圖片墻上,記者看到一張隋三彩杯殘片圖,顯示其釉色以黃褐色和綠色為主。“隋三彩的出土,在邢窯中也是首次發現。”柳夢珂說,這說明至少在隋代時,邢窯就已成功燒制出三彩器。
這些突破性的考古新發現和文物工作者的潛心研究,讓邢窯的神秘面容越來越清晰——
邢窯,因窯場所在地古屬邢州而得名。它創燒于北朝,成熟于隋代,到唐時達到鼎盛。它的出現,改變了自東漢以來青瓷一統天下的局面,形成了中國陶瓷史上“南青北白”的新格局。邢窯分布較為廣泛,主要在內丘、臨城及邢臺市區等地,而內丘城關一帶,是邢窯遺址的中心窯場,也是邢窯研究的重點區域。
時光不老,邢窯的故事如今仍在繼續。
李建華介紹,距邢窯遺址博物館不遠處,還修建了邢窯博物館和邢瓷文化體驗館,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邢窯歷史文化為一體,游客除了參觀學習,還可以動手體驗邢白瓷燒制技藝。此外,博物館利用年節等重要節點,開展“尋邢窯迷蹤,采瓷器之風”社教活動,讓青少年現場感受邢窯文化的動人魅力,加深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線上線下聯動,開展云游博物館線上直播等活動,吸引更多人走進博物館,讓千年前的那一爐窯火,照亮他們探尋歷史文脈、感受白瓷輝光的旅程。 (河北日報記者 張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