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農時 有序復耕
——河北受災地區春耕春管見聞
受去年洪災影響,河北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產遭受不同程度損失。當前,各地搶抓農時,修復農田、檢修農機、指導病蟲草害防治,有序開展春耕春管工作。
天氣剛剛轉暖,保定市淶水縣三坡鎮上莊村的村民們就開始忙碌起來,他們按照既定方案修復災毀農田和水利設施。各類施工車輛在現場往來穿梭,被洪澇損害的土地正逐漸恢復往日樣貌。
“去年,我們村730多畝耕地被洪水沖毀。大家都想趕著春天就把菜種上,現在園子地已經初步墊好,接下來要把灌溉渠修好。”上莊村黨支部書記任全利說,他們計劃在清明節前后把地給大家分下去。
記者在保定市易縣農業農村局農機化技術推廣服務站看到,一臺臺春耕機具整齊排列,技術人員正拿著扳手、鉗子嫻熟地進行檢修。
“為了讓每臺農機具都能‘健康上崗’,不誤農時,易縣16支農機服務隊奔走在農業合作社、種糧大戶和農機戶之間,開展農機作業培訓、機具檢修等工作。”易縣農業農村局農機化技術推廣服務站站長王春偉說,今年,易縣計劃將2300臺拖拉機和配套機具投入春耕工作。
在邢臺市寧晉縣年豐家庭農場,負責人孫維博蹲在地上查看小麥長勢。“眼下處于小麥返青期,正是除草、滅菌、殺蟲的關鍵節點。”孫維博說,“寧晉縣農技員今早給我了一份‘春季麥田病蟲草害防治技術明白紙’,技術要點一目了然。”
2023年8月,受洪災影響,孫維博管理的3600畝土地有2400畝泡在了水里。10月中旬洪水退去后,寧晉縣農業農村局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消毒管理。眼下,寧晉縣又組織18個農技包聯小組、138名農技員,到田間地頭查苗情、查墑情,送技術、送信息,密切監測小麥莖基腐病、吸漿蟲等病蟲害,實施小麥“一噴三防”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面積達93萬畝。
“這塊地的苗情和墑情都很好,但正因如此,病蟲草害也可能更重,要注意防治。”涿州市百尺竿鎮演武莊村的一處麥地里,涿州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金坡和農技人員張立亞在現場指導農戶。
2023年,演武莊村400余畝耕地全部在洪水中受損。洪水退去后,村委會組織村民修復災毀農田和農業設施,受損耕地全部按時播種了小麥。
眼下,小麥已經進入返青期。涿州市農業農村局派出農技包聯小組和農技人員深入農村,重點關注去年受損農田小麥長勢,將農資保供、病蟲草害防治、田間技術指導等措施落到實處,確保春耕春管工作順利進行。
“洪災過后,涿州市共播種冬小麥29.02萬畝。目前來看,小麥苗情較好,壯苗比例較高。由于適期晚播、深翻整地、包衣拌種等措施落實到位,苗情接近常年,一二類麥田面積達到九成,為取得較多的畝穗數打下堅實基礎。”劉金坡說。(新華社記者 蘇凱洋 趙鴻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