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燕趙大地機聲隆隆,農民們搶抓農時,或進行冬小麥管理,或進行春玉米播種,奏響春耕春管的序曲。
“可別小看這臺新農機。”在河北省邯鄲市雞澤縣東雙塔村,綠家園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栗飛域說,它帶有北斗導航功能,只需按照不同地塊的播種要求設置好數值,農機就能在導航系統的引導下實現直線播種,行距、株距和深淺也都能保持一致。
在雞澤縣東雙塔村,一臺智慧農機準備進行玉米播種。新華社記者 趙鴻宇 攝
正在操控農機進行玉米播種的陳蒙說,以前種地憑感覺,即使經驗豐富的農機手,播種也常出現行不直、深淺不一、重播、漏播現象,現在一出現類似情況農機立即報警,方便及時調整、補種。“新農機不僅比普通農機每天多播種近100畝,而且每畝地至少能多播1行玉米,為糧食增產打下了基礎。”陳蒙說。
記者從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河北省近年來加快推進農業生產智能化、管理數字化,不斷推進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領域的應用,帶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在邯鄲市成安縣南魚口村的數千畝麥田里,正在進行打藥的不是農民,而是多臺安裝智能管理設備的“無人”農機,技術人員通過遠程操控實時監控麥田情況。
“年輕時干農活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小麥春管人工打藥一天也就兩畝多地,現在坐在屋里,使用電腦、手機操控農機,每小時就能打藥100多畝,有點千畝農田‘掌上’耕的感覺。”南魚口村種植大戶楊俊山說。
館陶縣數字農業指揮調度中心智慧平臺。新華社記者 趙鴻宇 攝
“以前什么時候噴灑除草劑、噴多少,都是憑經驗,現在哪塊地多噴,哪塊地少噴,手機一看就知道。”館陶縣東廣才村種植大戶閆風波說,他在農田中安裝了不少傳感器,依托館陶縣數字農業指揮調度中心提供的相關軟件,能夠實時監測農田溫度、土壤墑情、農作物蟲情等信息,可根據各類信息精準進行田間管理。
閆風波說,通過精準用肥用藥,每畝農田可以節約成本28元。各類信息設備還會對周邊區域已經發生的病蟲災害進行預警,讓農戶可以提前應對,減少損失,實現降本增效。(記者 趙鴻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