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領委員走上首場“委員通道”,講述共建“一帶一路”中的河北故事
“鋼鐵駝隊”聯通萬里
助力中歐“雙向奔赴”
3月4日下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集體采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開啟。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國際陸港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瑞領走上通道,回答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提問,講述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河北故事。
共建“一帶一路”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中歐班列被形象地稱為“一帶一路”上的“鋼鐵駝隊”,奔馳往復間,描繪出千年絲路的繁華新景。
面對媒體鏡頭,劉瑞領委員如數家珍地道出中歐班列“成績單”:截至今年2月底,累計開行超過8.5萬列;僅2023年就開行1.7萬列、發送190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和18%。這條國際物流的“黃金通道”,連接起了中國與歐洲25個國家217個城市。
2023年12月28日,京津冀首趟經由同江口岸出境的中歐班列從石家莊國際陸港發車。河北日報通訊員余陳軍攝
數字令人振奮,而在劉瑞領委員講述的故事中,“鋼鐵駝隊”帶來的變化更加真實可感。
“石家莊有家外貿企業,生產的兒童玩具、電動自行車主要銷往歐洲。早些年只能走海運,先去海港把集裝箱運回來,裝好貨再運回港口,物流成本增加不少。”劉瑞領委員說,自從石家莊有了國際陸港,這家企業改用中歐班列出口商品,僅國內短途運費每年就節省200多萬元,而且商品海運到歐洲需要40天,使用班列則只需15天,企業降低了物流成本,節省了運輸時間,提高了資金周轉率,增強了產品競爭力,實現了“在家門口做外貿”。
2023年1月30日,2023年邯鄲首列中歐班列“邯鄲國際陸港號”開行。河北日報通訊員馮一芮攝
“中歐班列不僅把‘國貨潮牌’運到國外,也把‘絲路洋貨’輸入國內”,劉瑞領委員說,“鋼鐵駝隊”日夜奔馳,帶動商品加速流通,豐富了沿線群眾的選擇。
中亞地區是中歐班列的必經之地,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獲得發展先機。“中亞國家與中國的貨物往來,以前用公路運輸,自從開行中歐班列后,轉為鐵路運輸,不僅運量大、時效快,而且不受天氣變化影響。”一位中亞客商的評價令劉瑞領委員記憶猶新:“中歐班列搭載的不僅是貨物,更是發展機會和幸福期盼。”
“現在,石家莊國際陸港以通道促貿易,以貿易聚產業,加強產業集群與樞紐布局聯動,全力創建京津冀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力量。”展望明天,劉瑞領委員信心滿懷:在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中歐班列必將駛向更加美好的未來。(河北日報記者 薛惠娟 高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