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壩機械林場“二次創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印發,到2035年
森林覆蓋率維持在86%
日前,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二次創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到2026年,林場森林覆蓋率由82%提高到84%,單位面積森林蓄積量由2021年的135立方米/公頃增加到142立方米/公頃,森林濕地資產總價值由2021年的231億元提高到237億元。
到2030年,森林覆蓋率提高到85%,森林碳匯能力較2021年提高10%以上,積極創建燕山—塞罕壩國家公園。到2035年,森林覆蓋率維持在86%,森林濕地資產總價值達到260億元,完成燕山—塞罕壩國家公園創建,打造全球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示范區。
按照意見,林場將開展塞罕壩精神鑄魂、生態系統提質、生物多樣性保護、數字賦能綠色低碳經濟、創新驅動科技支撐、森林草原智慧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升級改造7項工程。
林場將拓展展覽館宣傳教育功能,提升展覽館展陳科技含量,搭建林場森林生態資源監測、管理、轉化大數據平臺,充分發揮展覽館在紅色教育、學術交流、生態研學、自然科普等方面的作用。
建設塞罕壩鄉土樹種種質資源庫,逐步建立主要樹種種子園等良種基地,創新鄉土樹種和主要樹種良種壯苗培育技術,為實現林場森林結構調整和質量提升提供支撐。推動人工生態公益林自然化升級。優化森林經營方案,開展多樹種攻堅造林和植被恢復。
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統籌優化調整自然保護地,落實重點生態功能區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管控政策,合理布局生態、生產和生活空間,嚴格管控區域生態保護空間。
構建“兩山”數字金融創新體系。探索設置塞罕壩生態資產賬戶。構建塞罕壩數字生態產品與服務“一張圖”,創新推進塞罕壩生態產品、生態補償數字化交易和服務,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開發生態金融產品,探索構建生態資源資產交易信用體系,健全數字化生態產品交易保障機制,開展“資源—資產—資本”路徑轉化試點。
研建林區火險因子實時動態感知網絡和火災蔓延風險預報模型。開展雨凇、干旱等極端氣象災害和有害生物監測、評估與防控技術研究。加強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科技攻關。開展塞罕壩區域水養資源的生態承載能力及其群落演替驅動力系統研究。加強主要造林樹種優良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及良種選育技術研究。
集成研發火災監測預警系統,構建全域覆蓋的智慧監管平臺,實現森林火情的早期預警和精準定位。構建森林火災實時蔓延風險預測和態勢分析模型,建設森林火災應急指揮輔助決策系統,提升森林火災應急處置水平。
加強水、電、路、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修復和改善飲水管網系統、排灌設施和防汛設施。增加輸電線路和變電站。布設先進完備的通信設備。新建林業生產、巡護道路不少于50公里。(記者 曹智 通訊員 姚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