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市蔚縣的“石荒草莓”品牌在京津冀打響,承德平泉市的蘑菇成了當地致富的“寶貝疙瘩”,保定市阜平縣孩子們的歌聲響徹了世界……
這是一個脫貧片區的可喜變化。因集革命老區、深山區和貧困地區于一體,冀晉蒙三省區的33個縣(市)曾列入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其中22個縣(市)位于環首都的河北省張家口、承德、保定三地。在脫貧攻堅、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推動下,京津和張承保地區結對幫扶,這個脫貧片區實現了全面小康,正在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前不久,北京日報記者、天津日報記者、河北日報記者探訪昔日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張承保區域,走進脫貧縣(市)蔚縣、平泉和阜平,感受京津幫扶為當地村民帶來的閃亮日子。
3月1日,在張家口市蔚縣宋家莊鎮石荒村草莓大棚內,村民正在采摘草莓。河北日報通訊員王鵬攝
“快來嘗嘗當初你們引進的草莓”
1月30日,記者和曾在張家口市蔚縣掛職扶貧的北京市密云區農業農村局干部李毅一起,回到闊別3年的蔚縣。
望著車窗外熟悉的場景,李毅如數家珍:
“這是東雙塔村高建財、高建法老哥倆的家,我曾為他們家醫治好病驢。那是一頭母驢,轉年就生下了小驢。”
“馬路右側就是蔚縣經濟開發區,這個雅派朗迪(北京)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是當年我們引進的投資千萬元的項目,能解決蔚縣500多人就近就業。”
“楊莊窠鄉甄家溝村的蔚縣原種豬場,我掛職期滿回到密云后幫忙引進的項目,是個科技含量十足的現代智能豬場。聽說最近還簽了兩個國外訂單。”
…………
關切的目光,溫暖的牽掛,好像他從未離開一樣。
2018年4月初,時任北京市密云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高級獸醫師的李毅掛職張家口市蔚縣扶貧辦副主任,一干就是3年。
經過宋家莊鎮石荒村時,李毅眼前一亮。過去土層下全是石頭的石荒村,如今建起了39個草莓大棚。李毅興奮地下了車。石荒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剛迎了上來,一把抱住李毅說:“歡迎回家,快來嘗嘗當初你們引進的草莓,甜著呢!”
大棚內,一壟壟草莓秧長勢喜人,白色的小花爭相盛開,已經熟了的草莓色澤鮮紅、嬌艷欲滴。“現在每個大棚年收入近5萬元,草莓成了石荒村村民的致富果。”王剛說,3年前,村民怕賠本,不愿入股,現在都爭著到草莓園來打工。
2019年,石荒村建了20個土暖棚,打算靠種植蔬菜致富,但是收效甚微。李毅引進北京極星農業有限公司試種草莓。第二年春天,產出的草莓口感好,品質上乘。緊接著,蔚縣利用1600萬元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引入大棚和“紅顏99”草莓,種植面積由原來的20畝擴大到98畝。這些草莓50%銷往北京,并通過北京公司進入各地超市。“石荒草莓”這個又甜又鮮的品牌在京津冀打響,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來。
雖然李毅掛職早已結束,但當初引進的草莓種植技術留在了村民手中。到2023年底,“石荒草莓”總產值約468萬元,石荒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津點子”圓了老張致富夢
在“中國食用菌之鄉”——承德平泉市,有這樣一句順口溜:要致富,種蘑菇。種蘑菇能過上好日子,離不開“津點子”。
張志國是平泉市臥龍鎮下洼子村村民,村里人叫他老張。頭幾年,老張家不寬裕,雖然心里也盤算過種蘑菇,但總是想想便作罷了。1月22日,記者在下洼子村采訪時,老張坦言:“那時候,一沒場地、二沒本錢、三沒體力,折騰個啥!”言語間,這“一二三”猶如3座“大山”,把他要往前奔的路堵得死死的。
可是,有夢的地方注定有光,有光就有轉機。
時間來到2016年,天津市與河北省簽署合作協議,啟動對口幫扶承德的各項工作,在產業、教育、文化等多個領域貢獻“津點子”。
“平泉市的氣候條件適宜蘑菇生長,更難得的是,這里家家戶戶都有種菇經驗。基于這些優勢,我們以‘小蘑菇’做‘大文章’,培育優勢產業,在聯農帶農上下功夫。”天津掛職干部、承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輝表示,天津投入幫扶資金800萬元,支持河北燕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下洼子村建設食用菌生產園區,推出“零投入領菌棒”“設崗位掙薪資”等幫扶舉措,為村民搭起致富的平臺。
得知這一消息,老張坐不住了,前前后后往園區跑了好幾趟。一圈問下來,他心里有了譜:“這事兒行!園區就是為了幫我們,啥錢不掏,先拿菌棒種著,掙了錢再還。我身體不好,就管理唄,雇人來干,技術員還給指導。”
一時間,3座“大山”都沒了,老張心里那叫一個敞亮。
“2017年底,我先包了2個棚,拿了5萬袋菌棒,雇了2個長期工,農忙時找小時工,整個2018年凈琢磨咋管理了,棚內溫濕度、通風情況、生長期注意事項、啥菇市場行情好,不懂就問。”老張念叨著,嘴角上揚,“一年下來,除去給園區的本錢和人工費,掙了10萬塊錢!”
這下,老張敢“折騰”了,加油干的勁頭格外足。
打那起,他包的棚逐年增加、種的菇越來越好、掙的錢越來越多,2023年又進賬45萬元。老張成了“張老板”“張專家”“張大戶”。
生意紅火,日子自然好。老張蓋起了新房、添置了暖氣、開上了汽車,“我63歲了,想吃啥吃啥、想買啥買啥,這就是小康生活吧!”
最近是發菌期,老張又忙活上了。在2500平方米的發菌室里,他正在和工友給菌棒倒垛,降低溫度。一袋袋菌棒成片碼放著,足有一人高。“我現在包了6個棚,這些是新買的16萬袋菌棒,可得護好我的‘寶貝疙瘩’。”他說。
“馬蘭花開遍太行山”
“看到‘馬蘭小樂隊’的指示牌,就能找到馬蘭村了。”1月26日,保定市阜平縣城南莊鎮馬蘭小學馬蘭小樂隊成員席慶茹,在電話里熟練地給記者指路。
別看只是一名13歲的山里娃,席慶茹和小伙伴們在馬蘭村一起參加過兒童音樂節,上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典詠流傳》節目,還曾作為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成員,與鎮上5所山區學校的43名孩子一起演唱奧林匹克會歌,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閉幕式上驚艷了世界。
原本藏在深山、曾是《人民日報》前身之一《晉察冀日報》駐地的馬蘭村,也從閉塞的“紅色馬蘭”成了開放的“音樂馬蘭”。
這樣的變化,要從北京來的鄧小嵐說起。
鄧小嵐是晉察冀日報社社長鄧拓的長女。2004年起,在北京退休的鄧小嵐回到出生和養育她的馬蘭村,為村里修建校舍,組建馬蘭小樂隊,一趟趟從北京帶來手風琴、小提琴等這些山村不常見的樂器,又手把手教孩子們演奏樂器、識譜唱歌。從此,胭脂河邊、鐵貫山上,不僅有了孩子們的嬉鬧追逐,還有了琴聲和歌聲。
這一切,都震撼著席慶茹幼小的心靈。2019年,上小學二年級的席慶茹加入馬蘭小樂隊,成為鄧小嵐帶的最后一批學生之一。鄧小嵐送給她的一把自己用過的小提琴,席慶茹視若珍寶。
走進馬蘭小學的音樂教室,墻上畫著跳躍的音符,黑板上描著五線譜,角落里放著鋼琴、吉他、小提琴等樂器。馬蘭小樂隊習慣利用中午時間到音樂教室訓練,悠揚的琴聲、清澈的童聲從這里緩緩流出。
2022年3月21日鄧小嵐因病去世后,一支由京冀音樂教師和學生自發組成的志愿者隊伍接過了接力棒:中央音樂學院青年教師韓譯銳被派駐到馬蘭小學支教,除了為孩子們上手風琴課,還負責馬蘭小樂隊的排練;首都師范大學師生每兩周來一次學校,為孩子們上音樂基礎課;音樂人阿里為孩子們創作了新的歌曲《馬蘭花兒》……
馬蘭花開,鄉村蝶變。
在志愿者的幫助下,村子里建起了月亮舞臺,修好了音樂廣場,不僅有馬蘭小樂隊,還成立了馬蘭藝術團和馬蘭秧歌隊。經過脫貧攻堅富裕起來的人們,忙時積極勞作,閑時載歌載舞。
有了馬蘭小樂隊的示范帶動,阜平縣全力打造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并開展以“班級合唱”形式為抓手的“馬蘭花開遍太行山”藝術教育筑基工程。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開始了梯隊培養,白河學校學生合唱團、龍泉關學校學生合唱團等獨具特色的學生藝術社團陸續建了起來,縣里還邀請包括北京師范大學特聘教授吳靈芬在內的知名專家培訓音樂教師,全面提升美育工作水平。2023年,河北省教育廳在全省推廣“馬蘭花開遍太行山”工程做法,培養“心中有黨、眼里有光、懷中有才”的新時代好少年。
閃亮的日子里,物質富足,精神也富有。(北京日報記者 韓梅 天津日報記者 王睿 河北日報記者 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