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份觀鳥記錄見證衡水湖綠色變遷
遠方的“朋友”,請你留下來
2月15日,成群的斑嘴鴨在衡水湖覓食。河北日報記者 田明 攝
2月18日,在碧波蕩漾的衡水湖中,斑嘴鴨、秋沙鴨等大批水鳥游來游去。在一處水域里,20余只青頭潛鴨悠閑地覓食、嬉戲。青頭潛鴨被稱為“鳥中大熊貓”,屬于“極危(CR)”物種。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資源保護局濕地生態監測科科長張余廣說,這是今年以來,他在衡水湖觀測到青頭潛鴨數量最多的一次。
張余廣保存著多年來的觀鳥記錄,分門別類共有334份,這意味著,目前衡水湖觀測到的鳥類已達334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丹頂鶴、白鶴等21種。
2003年,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20年間,我們觀測到的鳥類新增了48種,且幾乎每年都會發現‘新朋友’,特別是近幾年,少則一種,多則三種。”打開觀鳥記錄,張余廣舉例講述:2020年,灰瓣蹼鷸、紅胸黑雁、遺鷗來了;2021年,赤嘴潛鴨來了;2022年,棕頭鷗、白頭鶴來了;2023年,長尾鴨來了。
在衡水湖觀測到的不少鳥類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比如白頭鶴、大鴇、中華秋沙鴨等。其中,青頭潛鴨2016年觀測到290只,2017年觀測到309只,2018年觀測到青頭潛鴨“安家”繁殖,衡水湖已成為青頭潛鴨重要棲息地。
衡水湖是華北平原單體面積最大的淡水湖泊,擁有水域、沼澤、草甸、林地等多種生態系統,在維護京津冀區域生態系統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2月15日,成群的斑嘴鴨在水中覓食,怡然自得。 春節假期,在享有“京津冀最美濕地”之稱的衡水湖畔,數萬只候鳥翔集棲息,構成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河北日報記者 田明 攝
為了讓衡水湖更適宜鳥類棲息,衡水市用生態的辦法解決生態的問題。比如,連年實施增殖放流項目,以魚凈水,以水養魚。自前年開始,將禁漁期延長至10個月,湖中豐富的魚蝦資源為鳥類在這里繁衍生息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來源。
同時,衡水市創新以鳥類棲息為核心的保護模式,設立季節性核心區,在鳥類繁殖季節,實行封閉式管理。張余廣解釋說,“在鳥類繁殖期,也就是每年的4月至8月,對衡水湖小湖隔堤進行封閉式管理,防止人類活動給鳥類繁衍造成干擾。”
記者注意到,在小湖隔堤,原來的水泥護坡被覆土植綠的生態護坡所取代,為野生動物提供遮蔽、筑巢、覓食的場所,推動了生物多樣性恢復發展。
2月15日,一群鷗鳥在衡水湖上棲息覓食。 春節假期,在享有“京津冀最美濕地”之稱的衡水湖畔,數萬只候鳥翔集棲息,構成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河北日報記者 田明 攝
去年,衡水湖完成首次“洗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人與生物圈自然教育基地試點。除鳥類增多,20年間,保護區里的昆蟲由416種增至757種,魚類由34種增至45種,植物由382種增至594種。
10多年來,衡水市累計搬遷衡水湖周邊413家企業,一次性取締1.38萬畝網箱、攔網……河北春風實業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曹寶華介紹,公司從衡水湖周邊搬遷了16家企業,直接經濟損失超10億元,“為了咱衡水人的這塊‘藍寶石’,值!”
如今,文化旅游、體育康養、電子商務等產業發展活力十足。衡水濱湖新區管委會主任劉廣寧介紹,目前,衡水湖周邊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電商企業有50余家。通過環湖民宿、文創市集、非遺工坊等業態,每年帶動農戶戶均增收超1萬元。(記者 邢云 馬路 焦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