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村落資源、記錄梯田文化的過程,如一條紐帶,進一步加強了村民與土地的情感聯結
王金莊坐落在山谷間。這個自然村落包括5個行政村,是河北省歷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22年,河北省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王金莊亦在遺產中心區。
石頭,是讀懂這片土地的關鍵詞。600多幢明清建筑風格的石墻民居,2000多米長的石板街,500多條石砌小巷,還有隨處可見的石桌石凳、石碾石磨、石橋石欄、石碑石碣、石井石窖、石槽石臼……走進王金莊,人們仿佛走進一個石頭博物館。
最重要的,當然是壯美的石堰梯田。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屬于典型的山地雨養農業系統。這里地處太行山東麓,是缺土少雨的石灰巖山區。“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一首民謠道出了王金莊人對自然環境條件的感嘆。為了生存,當地人從元代開始“疊石相次,包土成田”,創造了向石頭山要地的奇跡。經過不懈努力,壘筑出長近1.5萬千米、高低落差近500米的石堰,圍出總面積2768公頃的梯田。規模宏大的涉縣旱作石堰梯田既是涉縣山區人民發揚“愚公精神”的寫照,也蘊藏著尊重自然、巧用自然的農業智慧。
憑借世代累積的梯田修造技術、農作物種植和管理技術、作物抗災和儲存技術等本土生態知識和生存智慧,當地村民培育出豐富多樣的食物資源。原本沒有多少物種能夠生存的貧瘠之地,如今卻建立起了“種子銀行”,成為農業文化遺產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一個典范。2021年,在昆明市召開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上,“涉縣旱作梯田系統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被評為“生物多樣性100+全球典型案例”之一。
正是當地百姓對自身所處環境的精心呵護,以及在適應自然環境中的智慧創造,才有了涉縣旱作石堰梯田這樣獨特而具有價值的文化景觀和社會形貌。中國豐富多樣的農業文化遺產莫不如是。如今,傳統農業已經發生了深刻變革,如何應對工業化、城市化以及人們生活方式變化的挑戰,是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面臨的普遍課題。
2015年,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孫慶忠帶著一支研究團隊,開始在王金莊安營扎寨,希望與村民們共同探索出一條家園營造之路。在這個過程中,他萌生了一個想法:何不以普查的形式,讓村民全面地盤清家底,深刻理解石堰梯田的價值?
2018年,在多方力量的推動下,農民自發組織的“河北省邯鄲市涉縣旱作梯田保護與利用協會”開始運作起來。他們成立了工作組,翻山越嶺,調查記錄每一塊梯田的歷史與現狀、每一種作物的類別與品種、每一處地名的由來……由此,村民們開啟了“重新發現家鄉”之旅。對梯田歷史的敬畏,對先民們奮斗精神的認同,深深銘刻在村民們的心里。
這次普查的結果,最終以文化志叢書的形式呈現。這套叢書記錄了王金莊9類地貌的420個地名,也展現了村落社會一整套冬修、春播、夏管、秋收的農耕技術體系,以及從種子到餐桌吐故納新的循環周期。勤勞的王金莊人總是利用冬閑時節修田擴地,但這也是修梯田最艱難的時候。“天寒地凍的嚴冬,每每清晨,石頭上總被厚的冰霜所覆蓋,手只要觸摸,總有被粘連的感覺……雙手長滿老繭,手上凍裂的口子,經常有滴滴鮮血浸滲在塊塊石頭之上,但人們仍咬牙堅持修筑梯田,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參與普查的王金莊村民、退休教師李書吉寫下深情的感言。
喚醒人們對土地的情感,村莊發展才能擁有內生動力。孫慶忠教授認為:“保護好農業文化遺產,也是助力現代鄉村建設,為鄉村全面振興蓄積著力量。”挖掘村落資源、記錄梯田文化的過程,如一條紐帶,進一步加強了村民與土地的情感聯結。
《人民日報》(2024年02月03日 第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