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余位志愿者講解員助力“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河北特展”
講好中國繪畫“好故事”
“這幅《虞山林壑圖》是倪瓚晚年訪友后,憑回憶繪制的二人看云弄翰、把酒題詩的情景。元四家之一的倪瓚,以水墨山水見長,他的作品多取材于太湖一帶景色,擅長繪畫疏林坡岸之景,營造蕭疏冷寂的意境,注重筆墨,雖然惜墨如金,卻有筆簡韻深之妙。”1月25日,在河北博物院展出的“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河北特展”的“元氣淋漓”單元,志愿者講解員胡勃寧的身邊圍滿了觀眾,正在向參觀的人們進行著講解的胡勃寧,聲音清亮,講解細致。作為河北博物院開年以來最為火爆的特展,“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河北特展”吸引了大量觀眾。
自開展以來,為了弘揚中國繪畫的無限魅力,激活傳統繪畫的時代生命力,向觀眾多維度、多層次闡釋“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收錄的作品內涵,解讀跨越時空的中國繪畫,做好此次特展的講解服務,河北博物院在原有在館講解員的基礎上,面向社會公開發布招募信息,進行定向志愿者招募,經過半個多月的培訓、考核等環節,共計40余人入選特展志愿講解員。1月17日,包括胡勃寧在內的第一批志愿者正式上崗。
“半個多月,20多頁的講解詞,一萬多字,基本上每次開講前我都會把講解詞再復習一下,捋順講解的思路。”1月25日9時許,胡勃寧為即將開始的講解做著準備,這是她對特展的第四場講解,雖然對講解詞已經很熟悉了,但是每次開講前胡勃寧還是會拿著講稿再復習一下展線的重點。
如何把中國繪畫的“好故事”講給更多人聽?從參觀者到參與者,胡勃寧身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這次特展包括中國歷代繪畫精品打樣稿1100余幅,涵蓋的畫作內容有很多,講哪幅,怎么講,觀眾通過將近100分鐘的參觀,通過我們的講解,可以獲得哪些知識。”胡勃寧告訴記者,為了讓觀眾盡可能多地了解這些繪畫的內容,除了熟悉背誦講稿,她還利用閑暇時間補充了很多書畫方面的知識,并針對繪畫的歷史脈絡和不同時期的特點進行了梳理。“此外,針對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側重,比如給小朋友講解,我會側重繪畫的內容、故事、人物、情節等,再說一下畫作的特點、歷史背景,這樣就能兼顧成人和小孩子。”
“為了讓這批志愿者達到上崗要求,保證講解質量和到館參觀者的滿意度,我們院對這批志愿者進行了多方面的培訓,比如邀請院里的書畫鑒賞專家對他們進行專業方面的培訓,邀請專業講解員對他們進行講解技巧、吐字、儀表儀態等方面的培訓。”據河北博物院社會教育部主任助理趙小姣介紹,河北博物院還特別邀請了“盛世修典”展覽在寧波美術館和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時,在現場進行過講解的來自浙江大學的示范講解員,給志愿者進行現場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怎么熟悉展線以及重點講解哪個板塊等。
記者從河北博物院了解到,自1月9日開展以來,到館參觀人數持續攀升。截至目前,已接待觀眾約18萬人次,而且隨著寒假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家長帶著孩子前來參觀。為了更好地服務參觀者,提升他們的滿意度,配合“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河北特展”的舉辦,河北博物院一直在積極做好志愿者服務工作。“接下來,我們即將開啟第二批志愿者講解員的招募,為參觀者提供志愿講解,更好地滿足大家的需求。”趙小姣說道。(記者 田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