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還要算筆‘良心賬’”
——記2022“中國好人”年度人物呂學芹
河北滄州拾荒老人對拾得的20萬元巨款毫不動心,連夜報警尋找失主。這件事的主人公——75歲的呂學芹被評為2022“中國好人”年度人物。
呂學芹卻說:“這件事沒啥大不了的。雖然咱日子過得并不富裕,但做人做事憑良心,一定要胸懷坦蕩,不是自己的錢,說啥也不能要。”
“憑良心”感動社會,呂學芹的故事正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大家紛紛給她點贊,為有這樣的身邊好人感到溫暖。
遇事先算“良心賬”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如果不是遇到特殊天氣,呂學芹總會踏著夜色,蹬上三輪車,順著家附近的幾條街道拾荒,一直干到半夜才回家。
2022年2月20日23時,呂學芹和往常一樣,騎著三輪車沿街撿拾廢品。行至滄州市區開元大道一處路口時,看到地上放著3個袋子,她以為是附近居民丟棄的廢品,便上前撿了起來。
“一拎還怪沉的,心想肯定不是廢紙箱,別的廢品賣價低,當時還挺失望。”呂學芹說,等她把袋子拿到路燈下一看,心里立馬“咯噔”一下。原來,有個袋子里裝了大量現金,整整齊齊捆了好幾捆。
呂學芹收入微薄,一輩子也沒見過那么多現金,但當時她首先想到的是失主:“這可不是個小數目,丟錢的人得多著急啊,萬一是打工掙來的辛苦錢或者著急看病的救命錢,那更不得了!”
呂學芹抱著裝錢的袋子,心里有些急又有些慌亂。“既然讓自己撿到了,就要幫失主保護好,千萬不能出岔子。”呂學芹道出了當時的想法。她連忙騎上三輪車趕到自家小區門衛處,馬上報了警。
農歷正月的那個夜晚還很冷,呂學芹站在小區門口一直等到警察來。“交給你們我就放心了,回家能睡個安穩覺了。”她對辦案民警說。
經現場清點,袋子里有整整20萬元錢。看著老人站在裝滿廢品的三輪車旁,辦案民警對呂學芹豎起了大拇指,“大姨,你真行!”
“這么多錢擺在面前,不動心嗎?”面對身邊一些人的問題,呂學芹回應:“可不能光在錢上算賬,咱還要算筆‘良心賬’,拿別人的錢花,心里不踏實。”
呂學芹在小區附近拾荒近十年,在她看來,不管錢多錢少、東西貴不貴重,是別人的就得還回去。
有一次,呂學芹在拾荒時撿到一部手機,她馬上叫女兒通過手機通訊錄聯系上失主,并騎電動車給人家送了回去,還囑咐女兒一點好處都不能收。
拾荒不跟別人搶
12月7日19時,呂學芹穿上棉襖,戴上用舊毛衣改成的套袖,走出了家門。
為何只選擇在晚上拾荒?
對記者的提問,呂學芹回答得坦然:“白天有人拾,咱先讓著別人,不跟人家搶。”
凡事先為他人著想,已經成了呂學芹的一種“習慣”。
這是家風使然。
呂學芹的父親是名共產黨員。她小的時候,父親就經常教育她做人要正派,要懂得幫助別人。
“過去日子苦,鄉親們常有揭不開鍋的時候。雖然我家日子也不好過,可父親經常接濟別人。借出去的糧食和錢,從不主動要。”呂學芹說,父親是當地有名的“好人”,他受人尊敬不是因為有錢,而是因為有義。
長大后的呂學芹傳承了好家風,將“仁義”融進了生活的點點滴滴。
30來歲時,呂學芹進入皮鞋廠打工,一干就是20年。后來,因眼底出血不能繼續工作了,她就蹬起三輪車,干上了賣菜的行當。
當時,呂學芹賣菜也很有名氣。
她每天先去勝利公園附近的早市賣一會,然后開始走街串巷。
呂學芹走街串巷不用“吆喝”,好多“回頭客”都在門口等著她來,就為能買上她的菜。
這是為啥?因為誠信。
那時候,不少老人買菜回家都會自己重新稱一下。在這方面,呂學芹從沒“翻過車”。“我可不怕大家‘二次驗貨’,咱這桿秤足著哩,只會多給,絕不昧著良心騙大伙。”她說,自己從來不賣隔夜菜,有一個菜葉壞了都要及時扯下去,保證大家買了就不吃虧。
帶動周邊人共筑“好人之城”
一位好人就是一顆火種。
隨著事跡的不斷傳播,老人也成了當地一位“明星奶奶”。她的善舉詮釋了平凡中的偉大,并感動、溫暖著周圍的人。
辛國斌是東北人,在呂學芹家附近開了一個麻辣燙小攤。他把酒瓶、飲料瓶等都碼放在攤邊的一棵大樹下,方便呂學芹路過的時候裝上車。“自己日子不富裕,還先考慮失主。這些東西不給這樣的好人給誰?”辛國斌說。
住在呂學芹樓下的王秀云一家人在外邊看到廢棄的紙箱都會帶回來,留給呂學芹。“呂大姐樂于助人,不管誰家有事,都會幫一把。‘中國好人’這個榮譽就得頒給這樣的人。”王秀云說。
幫好人、學好人、做好人。在滄州,像呂學芹一樣的好人層出不窮。自2007年開始,這個市連續17年開展“滄州好人”典型宣傳評選活動,層層評選“村隊好人”“樓院好人”“社區好人”“班組好人”等,把好人評選延伸到社會的最基層,越來越多的身邊好人被發現。
截至目前,滄州市1600余人獲評“滄州好人”,281人入選“河北好人”,197人榮登“中國好人榜”,上榜人數在全國設區市中一直保持在前列。“好人之城”已經成為滄州的亮麗名片。
“滄州是‘好人之城’。學好人、做好人,我應該帶個頭。”呂學芹說。(河北日報記者 袁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