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廊坊市召開的“廊坊市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 打造守信踐諾的信用環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廊坊市始終把建設誠實守信遵約踐諾的信用環境作為優化營商環境、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抓手,不斷夯基蓄力、提檔升級,在體制機制創新、數據平臺搭建、信用產品推廣、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等方面均取得顯著突破,構建了較為完備的體系框架。據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最新數據顯示,近12個月,在全國261個地級市信用狀況監測中,廊坊市信用指數位列第6位,省內持續保持前列。
●堅持高位推動 健全信用建設管理體系
廊坊市成立以常務副市長為組長,市有關部門分管領導為組員的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10個縣(市、區)、廊坊開發區、臨空經濟區(廊坊)均成立相應信用建設領導機構,構建了健全的信用建設管理體系。廊坊市從2003年開始已連續20年將信用工作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先后出臺了《廊坊市關于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促進形成新發展格局的若干措施》《中國式現代化“信用廊坊”場景建設方案》《廊坊市關于推進企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工作的實施意見》《廊坊市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實施方案》等文件,堅持高位推動,為全市信用建設進行總體布局、系統安排。牢固樹立信用建設“全市一盤棋”思想,堅持周匯總、月調度,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建立全市信用工作月考核通報制度,研究制定全市信用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每月發布《“誠信廊坊”建設情況監測月報》,強力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落實。
●聚焦關鍵事項 夯實信用建設基礎
廊坊市將信用平臺納入智慧城市“一網通辦”模塊一體規劃,建成集統一信用門戶、信用數據采集、聯合獎懲、可視化分析等功能于一體的信用信息平臺,為政府部門、社會公眾提供統一的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建立“雙公示”日監測、周反饋、月通報、季評估的長效動態管理機制,動態修訂全市信用信息目錄清單,形成全面覆蓋各部門、各類市場主體的信用信息“一張網”。
政務誠信建設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領頭羊”。今年以來,廊坊市持續加強政務誠信建設,依法行政、政務公開、政務服務效能水平持續提升,對政府部門履約踐諾情況進行臺賬式管理,市信用辦與市中級人民法院建立健全政務誠信訴訟執行協調機制,豐富政務失信投訴舉報渠道,深化政務誠信監督,定期開展政務失信專項治理,實現政府失信主體動態清零,進一步提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
●挖掘信用信息價值 賦能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
廊坊市加快構建政府、社會共同參與的守信聯合激勵機制,擴大信用應用場景,將信用嵌入審批服務辦事流程,拓展企業信用報告應用場景,實現事前信用核查,事中信用承諾,事后踐諾監管的全流程閉環管理。建立“信用越好、審批越易”新模式,推動綠色審批與信用主體誠信建設相融共促。目前,全市已實現辦理建筑施工許可、職業培訓學校辦學許可等83項行政許可事項,企業住所或生產經營地址變更證明等53項證明事項實施告知承諾制,得到了企業群眾的廣泛好評。
中小微企業是穩經濟的重要基礎、穩就業的主力支撐。為有效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去年以來,市行政審批局組織人行、銀保監、地方金融、工信、市場監管、工商聯等有關部門成立融資信用服務推進工作專班,建立健全中小微企業信用評價體系,依托市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創新融資信用服務產品和應用,推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可得性、便利性有效提升,實現以信促融,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目前,已有200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入駐并發布信貸產品,累計幫助3000余家企業融資300多億元。依托省、市信用平臺,對全市20余萬家企業實施公共信用信息綜合評價,行業監管部門綜合運用評價結果,在安全生產、文化旅游、消防安全等重點領域開展分級分類精準監管,優化配置監管資源,讓監管對違法失信者“無處不在”,對誠信守法者“無事不擾”。同時,實施“暖企”專項行動,深入推動“府院聯動”,對嚴重失信主體采取退出一批、幫扶一批、懲戒一批的方式,減存量、控增量。近12個月,全市退出嚴重失信名單的企業占被列入嚴重失信名單的企業總量的41.82%,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打造“通武廊”信用聯合體 努力構建誠信廊坊新品牌
今年7月,以優化區域營商環境為核心,廊坊市與北京通州區、天津武清區共同簽訂《通武廊守信聯合激勵(2023-2025年)行動方案》,建立“通武廊”信用合作共建季度會議機制。依托“北京市信用數據專區”“京津冀(晉)信用科技實驗室”,為信用聯合激勵應用場景提供信用信息服務支持。評選守信“紅名單”企業,形成動態管理和更新機制。守信企業在辦理審批服務事項時享受容缺受理和綠色通道,在招投標、政府安排的政策性補貼、評先評優等方面優先考慮。
今年以來,市行政審批局創新誠信文化宣傳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圍繞“3·15消費者權益日”“6·14信用記錄關愛日”等主題廣泛開展誠信教育宣傳活動,持續開展誠信宣傳“七進”“誠信燕趙行”接力宣傳等系列活動。截至12月,共開展誠信宣傳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等各類誠信宣傳活動1000余場次,形成“政府重視誠信、企業追求誠信、社會崇尚誠信、人人關注誠信”的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