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匯聚科研力量推進旱堿麥精深加工
深研旱堿麥 創制新美食
10月19日下午,滄州市北航科技園內,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與營養健康研究院(滄州)位于二樓的實驗室內,飄散著縷縷麥香,幾個用滄麥6005、捷麥19、捷麥20等不同品種旱堿麥面粉以及搭配旱堿麥麥麩與高筋面粉烤制的面包新鮮出爐。“做面包一般用高筋面粉。我們通過對不同旱堿麥面粉做成的食品進行對比分析,從理化指標到口感,篩選出最佳的原料與成品匹配方案。”旱堿麥加工與制品創新研發中心副研究員李明說,研究院正全力推進多元化旱堿麥面制品的研發。
今年7月12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與營養健康研究院(滄州)正式掛牌運行,成為河北省首家中央直屬科研單位三級機構。研究院由滄州市政府和中國農業科學院共建,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和滄州市農林科學院承建,開展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研究,助力滄州市乃至河北省農產品加工產業提檔升級。
研究院下設6個研發中心,其中就包括旱堿麥加工與制品創新研發中心。該中心圍繞旱堿麥全產業鏈布局創新鏈,聚焦旱堿麥加工全過程,構建旱堿麥加工標準化體系。同時,進行融合技術應用和示范,推廣方便、即食、營養預制主食產品創制及智能化生產線集成應用,推動旱堿麥加工制品產品特征化、品質數字化、商品品牌化,促進旱堿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研究院成立以來,我們主要開展了旱堿麥獨特品質挖掘、地方特色面制品品質提升以及營養健康面制品開發等工作。”研究院副院長郭波莉是旱堿麥加工與制品創新研發中心首席科學家,她告訴記者,研究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今年7月,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與營養健康研究院(滄州)旱堿麥加工團隊發布了研究成果。經過對滄州市2021年度和2022年度種植的不同地域的7個旱堿麥品種進行品質分析,該團隊初步得出滄州旱堿麥籽粒平均蛋白質含量和濕面筋含量分別比普通地小麥高2.66%、8.67%的結論,其粉質特性的穩定時間也顯著高于普通地小麥,在精深加工領域擁有獨特優勢。團隊今年又采集了10余個旱堿麥品種,繼續分析挖掘其品質特性。
“在旱堿麥的加工增值方面,我們主要圍繞地方特色面制品品質提升與生產線的提檔升級,有針對性地進行技術攻關。”郭波莉介紹,針對目前旱堿麥產品單一、加工技術落后、產業鏈條短、產品檔次低等問題,研究院開展了旱堿麥產品加工關鍵技術研發。他們深入企業調研發現,一些旱堿麥食品生產企業受到不少問題的困擾,比如,當地的面花生產企業主要存在原料質量不穩定、貨架期短等問題;旱堿麥掛面生產企業主要存在斷條率高、烘干能耗高等問題。這些都需要通過科技的力量去解決。
下一步,研究院將安排科研人員到加工企業蹲點,實打實地幫助企業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解決不了貨架期短的問題,再好的旱堿麥美食也走不遠。”郭波莉認為,成熟的技術方案也要結合企業的實際生產情況,不斷地試驗,才能取得顯著成效。
在成果展廳,有一片專門展示功能食品的區域。
“我們還在研究如何讓高膳食纖維食品更可口。”郭波莉告訴記者,旱堿麥精深加工的另一個方向,是讓旱堿麥面制品更加營養健康,這也是研究院重點開展的工作之一。把消費者對健康的需求加進去,打造旱堿麥面制品新美食,也有利于提高旱堿麥的附加值。創新中心正對旱堿麥副產物如麩皮、麥胚等進行酶法改性、穩態化等綜合利用關鍵技術攻關,研發旱堿麥系列營養健康產品。
記者從滄州市有關部門獲悉,今年滄州市在鹽堿地推廣種植旱堿麥超過100萬畝,并選育出一批耐鹽堿、高產量的旱堿麥品種。
“農產品加工作為一個中間環節,一頭連著一產,一頭連著三產。我們將通過提升農產品加工水平,延伸產業鏈條,促進旱堿麥高值化利用,助力實現‘一粒麥振興一個產業’的目標。”郭波莉說。(河北日報記者 張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