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一大早,臨城縣梁家莊村黨員干部就忙碌起來,開始為當天上午的活動和中午的餃子宴做準備。
“我村遭遇暴雨山洪襲擊以來,災后重建和恢復生產進展順利。”梁家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郝立杰說,8月下旬8條損毀的山場路就全部修通了,一點也沒影響主要作物核桃和板栗的采收。為了讓村民們過好中秋節,他和臨城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一起謀劃舉辦“慶中秋 迎國慶”系列活動,讓全體村民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中秋節。
68歲的郝建朝正在家中剝最后一袋栗子,他屬于村里打栗子最晚的,因為數量少就沒找機器剝。郝立杰發現后當即上手幫忙,還順便叫來幾位村民一起剝,“趕緊剝完安心過節,別耽誤一會兒的免費體檢和看戲。”
來幫忙的郝樹平是梁家莊村的栗子種植大戶,在小西溝的最深處種了800來棵栗子樹。“新修的山場路比原來好走得多,三輪摩托車上下山運栗子可省勁兒了。”他告訴記者,一星期前他就收完賣光了栗子,現在一身輕松。
“在縣有關部門和趙莊鄉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提高了山場路重建標準,面包車都能開上山了,有3戶還新買了三輪摩托車。今年的秋收比往年利索,地里只剩下玉米還沒收。”郝立杰說。
9時許,臨城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的志愿隊伍來了,還帶來了肉、菜、食用油和面粉。縣中醫院的11名醫護人員也安排妥當,開始為坐在一旁板凳上等待的老人們做體檢,包括把脈、量血壓、測血糖、做B超和心電圖等項目。他們針對每個老人的身體情況作出具體指導,并免費發放一些常用藥品。村民活動中心已經支起兩口大鍋,縣、鄉、村的20多名志愿者分工合作,洗菜、剁肉、和面、調餡、生火,準備包餃子、做大鍋菜。
50歲的村民王建平正在一旁仔細擇韭菜,她和愛人都參加了志愿活動。
“去年中秋節是小家團圓,今年中秋節是大家團圓。全村人湊到一起多熱鬧啊,我們年輕點的多干點活兒也高興!”她說。
連心橋東頭的文化廣場搭起了小戲臺。做完體檢的老人們逐漸匯聚在戲臺前,圍坐在桌邊,一邊嗑瓜子、品嘗水果和月餅,一邊嘮閑嗑。10時許,絲弦《打鑾駕》正式開場,三四十位老人看得津津有味。到了精彩處,80歲的尚風林帶頭鼓掌。他告訴記者:“好久沒看戲了,這次活動安排得挺好,開心!”
“這是災后第一個傳統節日,我們就想通過組織志愿活動,讓梁家莊村民們湊到一起過節,感受社會的溫暖和團結的力量!”臨城縣委宣傳部部長、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副主任代立鋒說。
中午12時,新包的餃子開始下鍋。村民活動中心大院里擺放了十幾張方桌,60歲以上的老人率先入座。“餃子出鍋了!”隨著一聲吆喝,村干部和趙莊鄉黨委書記孫志國都當起了服務員,手持托盤將一碗碗餃子逐一遞到老人們面前。“真香!”80歲的張如慶嘗了一口,笑呵呵地夸獎。
孫志國介紹,針對以梁家莊村為代表的蝎子溝深山區6村,臨城縣和趙莊鄉正重點推進兩個項目,一是槐河綜合治理工程,包括筑牢護村壩、修補河堤、清理河床等,預計10月中旬開工;二是蝎子溝區域和美鄉村項目,利用閑置的房屋建設民宿,依托蝎子溝原生態資源優勢發展休閑游,目前正在與目標公司積極對接洽談。
“明年的梁家莊村一定會更好!”孫志國說。(河北日報記者 王永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