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居”變“優居”
——衡水市高標準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記事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衡水市從完善基礎設施、改善居住環境、提升生活品質等方面入手,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今年,衡水市118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全部開工,截至7月底,已完工102個,完工率86%,完成投資3.4億元。
今年,中國工商銀行饒陽縣支行家屬院經過改造提升變得干凈整潔。這是8月20日孩子們在小區里玩耍。河北日報記者 焦磊 攝
因地制宜“一小區一方案”,改造貼合居民意愿
位于衡水市桃城區自強街北段西側的物產小區,建于20世紀90年代。車輛隨意停、雜物任意堆……曾經的這些問題讓小區居民和社區管理人員頭痛不已。安裝監控、進行雨污分流改造、新裝樓宇門……經過近3個月的改造,物產小區變了模樣:20多年的紅磚老樓穿上了“新衣”,新換了智能門禁系統,新裝了太陽能路燈,小區西側居民自己搭建的簡易房也進行了集中拆除。
“政府為我們辦了一件大實事,3個月,小區大變樣,環境改善了、品質提升了,住戶心情舒暢了,日子越過越滋潤。”說起老舊小區改造,物產小區居民楊玉品說。
用心、用力、用情,才能打造優質工程,讓居民“有居”變“優居”。近年來,衡水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將老舊小區改造列為全市重點民生實事,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將其作為各縣(市、區)黨委、政府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該市主要領導多次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推動落實,并深入一線督導調研;市住建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加強督促指導,實行臺賬管理,定期調度進展,有效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落實;市、縣(市、區)兩級政府部門協調聯動,齊抓共管。自2018年啟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以來,截至去年底,該市共完成老舊小區改造820個,累計投資18.4億元,改造總建筑面積789萬平方米,惠及居民7.7萬戶。
該市充分考慮群眾改造意愿、地方財政承受能力等因素,提前開展摸底調查,按照謀劃一批、實施一批、儲備一批的原則,合理制定年度計劃。在改造中,以“3個80%”保成效:堅持以人為本、居民自愿的原則,激發居民參與改造的主動性、積極性,居民改造意愿達到80%以上的小區方可納入改造計劃;制定改造方案時,征求80%以上居民意愿方可施工;項目完工后開展居民滿意度測評,滿意度達到80%以上方可竣工驗收。
衡水在老舊小區改造內容清單和標準的制定上,嚴格落實“一小區一方案”。在管理上,則根據居民小區的不同需求,有針對性地選擇改造運營、區域聯合、以大托小、紅色物業、業主自治等不同的物業服務模式,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有效破解老舊小區管理難題。
格林家園小區始建于2003年,共有16棟樓。改造前,街道和社區的工作人員多次入戶走訪,鼓勵居民為小區改造獻計獻策,并在居民議事廳多次召開交流會和協調會,征集居民改造意愿和需求。為推進小區規范化治理,該小區打造了“社區黨組織+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委員會”多元治理模式,構建以黨建為引領,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等共同參與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在改造過程中,物業工作人員和業委會成員每天都會到現場查看施工情況,切實保證改造工程的質量。
8月14日拍攝的改造提升后的棗強縣福安小區。河北日報記者 焦磊 攝
補齊短板提升功能,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8月23日,記者走進衡水中學家屬院生活小區,平整寬敞的水泥路、粉刷一新的墻面映入眼簾,干凈整潔的環境讓人耳目一新。
提起小區的變化,這里的居民不禁稱贊叫好。由于小區建成時間較長,改造前,這里存在排水管網老化、道路破損嚴重等問題,給居民生活帶來很多不便。改造后,除了小區地面、墻面發生了改變,還實施了雨污管網改造工程,徹底解決了下水道“今天東家堵,明天西家掏”的問題,大大改善了居住環境。
老舊小區改造不是簡單的“縫縫補補”,而是全面升級換代。衡水市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補齊民生短板的重要抓手和城市更新的拓展延伸,千方百計增進民生福祉,提升老舊小區功能,讓群眾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根據每個小區實際和政府財力、居民出資、社會投入等多方面情況來確定,老舊小區改造分為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3類。”衡水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基礎類包括拆除小區違法建筑;完善消防和安防設施,以及完善照明、井蓋、圍墻等設施;粉刷墻面,清除小廣告,設立公共信息發布牌等;完善環衛設施,取消垃圾道(池);完善小區內部及與小區相關聯的排水、道路等基礎設施,架空線規整(入地),以及進行小區內建筑物屋面、外墻、樓梯等公共部位維修等。完善類包括建設小區游園,提升小區綠化水平,安裝健身器材;完善小區及周邊適老設施、無障礙設施、停車場等配套設施,進行建筑節能改造、建筑本體安全加固以及加裝電梯等。提升類包括完善養老、托育、助餐、家政保潔、便民市場等公共服務設施,以及人臉識別、小區周界防護等智能感知設施,突出綠色和健康元素,將有條件的社區“微改造”升級為綠色改造。
“這個智能共享充電樁操作簡單,微信掃一掃就可以充電,徹底解決了充電難的問題。”8月28日,冀州區錦繡濱湖小區居民王永江一邊在該小區的智能共享充電樁為電動自行車充電一邊說。
為緩解電動自行車停車難、充電難的問題,自今年3月份開始,冀州區將電動自行車充電樁安裝、車棚建設統籌考慮,加快建設布局合理、運營規范、安全方便的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截至7月底,該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充電樁工程已全部安裝完成,基本滿足業主充電需求。
從外墻粉刷、墻體防水的“面子”工程,到上下水改造、強弱電管線鋪設的“里子”工程,經過改造,一棟棟老舊居民樓舊貌換新顏,居民生活品質顯著提升。
衡水市在提升老舊小區基礎功能的同時,注重文化傳承,不僅改善居住條件、提高環境品質,還要展現城市特色、賦予文化內涵。在改造中,一些小區利用圍墻、擋墻、花臺等空間,設計制作墻繪作品、景觀小品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廉潔文化等新時代文明新風和孝老愛親、崇禮尚德等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在美化小區環境的同時,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熏陶。(河北日報記者 陳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