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柏人城考古實習基地正式揭牌
柏人城遺址開啟2023年度考古發掘
8月18日,在距今2600多年的邢臺市隆堯縣柏人城遺址前,中國人民大學柏人城考古實習基地正式揭牌啟用。“邢臺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柏人城遺址考古持續引發關注。2023年度考古工作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已于8月初正式啟動,發掘面積是400平方米,預計10月底完成發掘。”柏人城遺址考古項目總負責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呂學明說。
河北歷史文脈有兩大重要源流,一是燕文化,一是趙文化。據史料記載,柏人城始建于春秋,是戰國時期趙國重要城市之一。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因水患而廢,柏人城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柏人城遺址北鄰泜河,三面環崗,城內地勢北高南低。目前,遺址尚存部分城墻,北部被村莊所壓,其余部分多為田地……相關記載表明,柏人城遺址是中國北方地區保存較為完好的東周秦漢城址之一。2013年,柏人城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國保單位。
近年來,河北省文物考古部門先后和多家單位合作,進行了三次較大規模發掘。其中,2022年8月,經國家文物局批準,中國人民大學、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邢臺市文物保護和研究中心以及隆堯縣文物保管所組成考古隊,對柏人城遺址進行了第三次考古發掘,歷時4個月,收獲頗豐。最重要的收獲是發現了一處規模較大的夯土,總體形制呈“中”字形。這是此次發掘區內面積最大、等級最高的單體建筑夯土,也是柏人城遺址首次發現。
“2022年的考古發掘,所獲材料以兩漢時期為主,年代最早遺物為春秋晚期的鬲足,年代最晚遺物為唐晚期邢窯‘盈’字款白瓷碗底。此次發掘不僅讓柏人城遺址的文化面貌、發展序列有了較全面的呈現,且初步明確了柏人城遺址在不同時期存在著布局分區。”呂學明說,柏人城遺址不同區域存在歷時性的興衰變化,對于研究河北平原南部地區先秦至兩漢的聚落變化、生業狀況、人類活動面貌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了解到,2023年的發掘區與去年的發掘區相連接,主要是因為去年發掘時發現此處磚礫密集,有建筑夯土層,疑似曾有建筑群。考古工作者介紹,去年發現的文化層的年代跨度大體從西漢到東漢,曾發現了少量戰國和唐代的遺物。今年的發掘中,目前有的探方在發掘中已進入到唐代文化層,并發現了部分遺跡。
“2023年度的柏人城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將進一步探究城址基本情況,厘清柏人城的歷史沿革、城內布局及功能分區等,為柏人城遺址保護規劃編制提供詳實的考古資料。”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長張建勛表示,當前,文物保護和考古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機遇,河北文物考古機構和國內院校加強合作,高校和地方協調聯動,努力推動考古學基礎研究和前沿領域實現資源共享,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形成合力。隨著柏人城遺址考古實習基地設施越來越完善,功能越來越齊全,將進一步推動考古走向深入,助力考古資源和學科發展緊密結合。(河北日報記者 龔正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