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張梅勝 盧婉鳳 張文婧
采摘、分揀、裝箱、發貨……這些天,河北深州的鮮桃迎來收獲季,這也是農戶們最開心的時節。位于深州市穆村鄉的蜜桃觀光園大道兩旁,每家桃農亭前的桌子上都擺著紅彤彤的鮮桃,供消費者品嘗選購。
深州蜜桃觀光園。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盧婉鳳 攝
深州種桃已有2000多年歷史,由于品質優異,深州蜜桃被譽為“桃中之王”。記者來到了深州蜜桃的核心產區——馬莊村,聽說村里的李宗權不僅種桃有一套,還在桃上做足了文章,于是決定去他家串串門。
一走進李宗權家,父親李大旺正打磨著一個桃木如意擺件,“種植戶幾乎每年都會更迭桃樹,舊桃木原來就是賣了或直接拿去當柴火燒了,現在我們把它變廢為寶了,做成工藝品,還能給農戶們增加收入,”李宗權向記者介紹,桃木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這個資源很難得,所以這幾年也做起了桃木文章。他尋訪手藝精湛的師傅,篩選上等蜜桃木,每一件桃木工藝品至少經80多道工序制成。
“現在我們這些工藝品賣得挺好,不僅賣向全國,還走出了國門。”李大旺接過話茬,自豪地說:“我們算是個桃農之家,到我兒子已是第五代人種蜜桃了。”
李宗權向記者展示桃木梳子。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盧婉鳳 攝
說話間,李宗權接聽了好幾通電話,有要買桃的,有快遞聯系過來取貨的。他咧開嘴笑了,說:“其實這段時間幾乎天天扎在桃園里,不是在采摘收購,就是忙著裝箱發貨。”
記者隨即也起身跟著李宗權趕往桃園。“是蜜桃已經成熟了嗎?”記者問。“蜜桃還得有半個月左右成熟,現在桃園成熟的有早玉桃、艷豐桃等鮮桃品種。”李宗權解釋說。
清晨的陽光并不耀眼,但氣候悶熱,李宗權的臉上盡管滿是汗水,卻帶著止不住的笑意。
沉甸甸的鮮桃綴滿枝頭。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張文婧 攝
“前些年,深州蜜桃也經歷過價格低、不好管理、市場萎縮的窘境,農戶種桃的積極性越來越小,一些人砍樹另謀出路。”李宗權說,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不能就這么毀于一旦。
想把蜜桃賣個好價錢,品質是關鍵。怎么才能種出“原汁原味”的深州蜜桃?李宗權做出積極嘗試,“種好蜜桃還得靠祖輩遺留下來的傳統種植法,施肥得用農家肥、麻醬餅、豆粕,還要少澆水、少結果,保證果子的糖分和個頭兒。”
“別看俺們這桃樹下長滿雜草,這可不是因為偷懶,而是草能肥料還田,增加土壤透氣性,讓桃樹更好地呼吸……”李宗權指著樹下的雜草說。
憑借著還原古法種植,李宗權的蜜桃贏得了市場認可,每年都有新老客戶前來采購,古法種植讓蜜桃重新煥發了生機。
種桃用傳統辦法,但李宗權的思想不守舊。為了更好地發展,他帶頭成立了深州市冠一果品專業合作社,發展社員超過百戶,種植面積達到萬畝以上。合作社建立了完善的果品質量安全監控制度,保證每一個桃子到消費者手里都是綠色純天然原生態果品。
這幾年,李宗權又流轉了周邊土地100多畝,引進、培育、嫁接了10多個系列的鮮桃品種,發展早熟、晚熟及錯季鮮桃系列,實現了優質鮮桃四季上市。
“如今,合作社的桃子從最初的論筐賣,到后來的論盒賣、論個賣,品質越來越高,桃農們每畝年收入更是達到2萬多元。”李宗權滿是成就感。
桃農正在裝箱,準備發貨。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張文婧 攝
進駐桃園的順豐、京東等快遞攬收點處,工作人員忙著裝箱打包,準備發往各地。也不時有農戶將桃子拉過來代售。
“過去家家戶戶都是‘坐在地頭等買主’,現在絕大多數都通過網站、微信‘朋友圈’銷售,也為深州桃植入了‘互聯網基因’”。李宗權挺自豪,“我們和物流公司簽訂協議,由他們負責將產品第一時間運送到目的地,實現了深州桃24小時從枝頭到舌尖,保證了桃的原汁原味。”
借力電商,深州蜜桃已遠銷全國各地,銷量大了,“深州蜜桃”的品牌也名揚全國。
李宗權在自家桃園采摘鮮桃。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張梅勝 攝
這些年,李宗權真正把蜜桃做成了一份“甜蜜事業”。“我還要把日子過得像桃一樣甜,帶動農戶一起增收致富!”李宗權爽朗的笑聲,在青翠的桃林間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