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榮,男,1970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高級農藝師,武安市農業農村局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長。他長期工作在土肥水技術推廣第一線,擁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工作實踐經驗和卓越的創新能力,在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吸收、消化、成果轉化等方面貢獻突出。張德榮年終考核多次被評為優秀或嘉獎,并被河北省農業農村廳授予“河北省土壤肥料工作先進個人”。連續10年被武安市委、市政府評為“優秀科技特派員”;在參加武安市谷子提質增效工程項目中,獲得“邯鄲市山區創業獎一等獎”;在參加一種多功能谷物精量排種器工作中獲得“邯鄲市山區創業獎二等獎”;在參加輕簡化谷子新品種及其配套技術集成示范推廣工作中榮獲“河北省農業推廣獎三等獎”。先后被評定為河北省農田建設項目評審專家、河北省政府采購評審專家、邯鄲市和武安市土地整治驗收專家、武安市環保技術專家。
深入指導,探索農技推廣服務模式
“用辛勤汗水澆灌萬頃良田,讓智慧雙手捧出五谷豐登”是張德榮的人生格言。近年來,他牢記“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糧食安全戰略,緊緊圍繞施肥新技術、新產品、新機具及其新服務,加大集成推廣力度,調整施肥結構,優化施肥方式,通過多種途徑替代部分化學肥料投入,提升施肥專業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減少不合理化肥使用,千方百計降低農民用肥成本,為穩糧保供和綠色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武安市糧食生產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作為農技推廣人,張德榮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分嚴寒酷暑,起五更打黃昏,深入田間地頭,及時指導農作物生產。他以一名科技特派員身份,巡回在武安各地的田間地頭,指導小麥、玉米、谷子、水果、有機蔬菜等種植物的管護,為我市的農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作為基層的一名土肥水農業專家,在農業生產的關鍵時節,張德榮總是組織全市農戶和種糧大戶集中進行技術培訓。他用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語言,將作物的高產栽培、土肥水的施用等技術進行詳細講解和演示,受到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近年來,張德榮共組織召開現場觀摩、培訓、指導、推介600余場次,累計培訓農民5萬余人次,通過開展科技三下鄉活動等形式,年接待農民技術咨詢3000余人次。
推廣科學技術,助力武安糧食生產
張德榮的責任科室主要職能是負責全市基本農田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實施推廣,建立健全和完善主要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指標體系,并及時制定公布肥料配方。近年來,累計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達658.3萬畝,畝節本增效58.69元,總節本增效38635.6萬元,配方肥施用面積達到398萬畝。
為確保農作物農產品在品質提高的基礎上實現穩產提產量增收的目標,張德榮結合武安當地實際,制定了化肥減量增效工作推進方案,重點在應用新型氮肥減肥增效、精準施肥、轉變施肥方式、有機肥替代、農企合作帶動等5個方面狠下功夫,加快了化肥減量增效綜合技術推廣,減少了不合理化肥的使用量和農田施用化肥的氨排放量。
2021年,武安被納入全國首批綠色種養循環農業項目試點縣。張德榮負責該項目的實施。結合武安實際,張德榮確定了以沼液還田、糞肥還田為主的運營模式,建立了以市場運作為主、政府引導為輔的糞污還田資源化利用長效機制,打通了種養循環堵點,促進了糞肥還田利用,推動了農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業振興。
示范創新,爭創農技推廣一流業績
近年來,張德榮通過小麥、玉米、谷子、紅薯等作物新品種的引進和對比試驗,分別對綜合性狀考察分析,完成了武安全市農作物品種布局利用與考察,進行作物品種比較試驗34個,引進新品種212個,建議示范推廣52個,大面積示范推廣高產優質新品種30個,推廣面積300余萬畝次,累計增產1.5億公斤以上。
同時,張德榮還參與建立了縣域耕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有效完成了我市耕地地力評價工作,對指導全市農業生產,合理用地、養地,科學施肥,促進農業增產增效具有重要意義。
為農戶排解憂愁,積極培育種糧大戶
北安鄉迂城村菊蘭家庭農場場主史振偉承包土地1000多畝,因為技術水平低,管理不到位,耕種粗放,導致糧食產量低下,效益不佳,有時候辛苦一年,到頭來落個兩手空空。
聽說他的情況后,張德榮多次結合種建科、技術站、植保站負責人登門,向他傳技術,幫他理思路,自覺自愿當他的“科技顧問”。在張德榮的指導下,史振偉認真學技術,實施科學選種、耕作、施肥、防蟲和管理,糧食產量年年遞增,碩果累累,成為遠近聞名的種糧大戶,他的家庭農場已被相關部門評為省、市級模范家庭農場,并多次被市政府評為“種糧標兵”。
張德榮從事農業工作戰線近35個春秋,工作成果顯著,積極撰寫有價值的農業技術推廣論文著作20余篇。
最美的風景在田間。為了泥土的芬芳,為了百姓的笑容,為了讓貧地變沃土,讓瘠地變良田,張德榮說,今后他仍將奮戰在武安這片希望的田野上,繼續堅守土肥水技術推廣最前線,與武安父老鄉親,在一起耕耘,一起分享豐收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