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大學生在曲周實驗站小麥試驗田查看小麥長勢。
無論走進哪個科技小院,都能在案頭上看到厚厚一摞工作日志,里面記錄著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們每天在村里的工作情況、成長點滴和心情感悟。
14年來,一屆又一屆的中國農大研究生在科技小院留下印記,在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中建功立業。
從首都北京的大學校園來到冀南平原上的曲周農村,他們用心、用情走在青春奮斗的路上。
研究生當選村支書
科技小院一名研究生當選村黨支部書記,這件事在曲周當地傳為美談。
事情還得從2010年說起。
那年冬天,中國農大研究生黃志堅應學校要求,只身一人駐扎到王莊科技小院。黃志堅顧不上當時條件艱苦,迅速投入到工作中。
王莊村是曲周上世紀70年代改土治堿的老實驗區,經過鹽堿地治理,地里的糧食實現了“從無到有”。黃志堅認為,既然在這里建了科技小院,那就要發揮其應有作用,努力讓王莊的糧食“從有到好”。
說干就干。入戶調研、測土化驗,找到影響王莊糧食產量的關鍵因素。在導師的幫助下,黃志堅建起了小麥玉米高產示范方,向村民傳播高產高效的種植技術。
黃志堅把示范方當作寶貝似的守護著。功夫不負有心人,6月麥收時節,示范方畝產達到660公斤,刷新了全縣歷史最高紀錄!到了第二年,全村80%的地塊都用上了科技小院的技術。
與此同時,在黃志堅的推動下,村合作社給社員統購肥料、發放補貼,并帶領他們嘗試面條深加工、推廣富鋅小麥品牌等。村合作社越辦越紅火,還被評為了市級示范合作社。
2012年1月,黃志堅在村黨支部換屆大會上高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他曾高興地說:“這是組織對我的認可,是王莊對我的認可。”
他決定留在曲周
中國農大曲周實驗站外聯部主任田英豪對六年前上臺給農民講課的緊張感記憶猶新。
2017年2月3日,還是中國農大研究生的田英豪剛到白寨科技小院不久,就接到了一項“艱巨”的任務——為村民進行“冬小麥春季管理”培訓。
雖然培訓內容田英豪已經很熟悉,但性格內向、平時說話都低聲細語的他,面對上百名村民還是有些膽怯。
但為農民培訓是每一名來到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必須做的事情之一,田英豪只得硬著頭皮上了講臺。讓他沒想到的是,村民對他講的內容很感興趣,不少人還積極地提問,那天的培訓效果很好。“我發現,當把注意力放在農民身上時,緊張感就慢慢消失了。”田英豪說。
這次培訓經歷讓田英豪增添了幾分自信,也讓他看到農民對知識技術的渴望。
在科技小院的日子里,田英豪與同學們一頭扎進了200畝小麥玉米高產示范方,推廣高產技術,幫助農民解決種植問題。到了2018年,他們又做起了種養一體化研究,引進節糧型蛋雞,構建蛋雞養殖、有機肥生產、飼用玉米種植產業鏈。
田英豪在做學術研究的同時,也學會了如何與農民打交道。從剛到農村時的生澀與格格不入,到與多位村民成了“忘年交”,他感受最多的是農民的善良與淳樸。田英豪說,直到今天,每當他回到村里,村民見了還要拉他回家吃頓餃子。
科技小院的經歷讓田英豪認識到,鄉村發展需要像他這樣有知識、懂技術的人。2019年研究生畢業后,田英豪沒有去大城市工作,也沒有回河南老家,而是選擇進入曲周實驗站,繼續為農業進步、農村發展貢獻力量。
近些!再近些!
從北京市到曲周縣,算不算進基層?李曉林說還可以更進一步。
從大學象牙塔到曲周實驗站,是不是貼近了農業生產一線?李曉林說還可以再近一點兒。
中國農大教授李曉林作為科技小院主要創始人之一,他希望學生通過科技小院平臺,與農民實現零距離接觸,真正建立起同農民的感情,獲得對農業的感知。
白寨科技小院首個研究生曹國鑫,2009年剛來村里時曾受到不少農民的質疑:“你種地能種得過我嗎?”面對質疑,曹國鑫憋著一股勁兒,將學習到的農業技術全部運用到實踐中,示范田種植、冬季大培訓、田間技術指導等樣樣精通,村民們看在眼里,服在心里。一雙親手縫制的棉鞋,一頓送到田間的午飯,一聲親切的招呼,無不表達著農民對農大師生的感情。曹國鑫曾在文章中寫道:“曲周,讓我有了更加豐富多彩的人生,不僅僅是經歷,還有那份經歷背后的洗滌與沉淀。”
2011年,后老營科技小院研究生黃成東帶領村民成功種出了方形西瓜,成為十里八村關注的熱點。他還幫助合作社設計并申請后老營村西瓜商標,打響了品牌。如今已是中國農大資源與環境學院副教授的黃成東,仍十分懷念在科技小院的日子,他說:“將青春最美好的時刻留給最可愛、最樸實的農民朋友們,獲得了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2018年一起來到科技小院的張笑穎和王曉奕,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可在村里卻成了不怕苦不怕累的“女漢子”。踩在土里測數據,頂著烈日護莊稼,臉曬黑了,手變糙了,可她們在回憶科技小院那段時光時,談得更多的卻是“收獲”。
科技小院的故事還有很多……
50年前,老一輩中國農大人奔赴曲周改土治堿,譜寫了戰天斗地的動人篇章。今天,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們傳承老一輩農大人的精神,在農業生產一線發揮才干,把論文寫在了祖國的大地上。
大樹所以繁茂,緣于其根深。科技小院深深扎根于鄉村振興的廣袤沃土里,呈現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