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采’8年,石家莊市地下水位持續回升,在2022年度全省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考核中位列第一;生態修復和補水讓滹沱河恢復了生機,迎來了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青頭潛鴨……”3月23日,在“中國水周”的宣傳活動中,市水利局局長王勇軍介紹了我市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取得的顯著成效。
石家莊市是資源型缺水嚴重地區,2015年被省政府列為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市。近年來,我市堅持“節引調補蓄管”等措施,出臺《石家莊市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五年實施規劃(2018年-2022年)》,地下水位持續回升,水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春分麥起身,肥水要緊跟。藁城區種糧大戶劉和賓正忙著為春灌作準備。“過去大水漫灌,現在全部采用噴灌方式進行灌溉,比傳統大水漫灌能節約用水三到四成。”劉和賓說。
我市是糧食主產區,農業用水占水資源量60%。近年來,我市因地制宜調整種植結構,壓減高耗水農業種植面積,累計推廣高效節水灌溉201.4萬畝,推廣小麥抗旱品種和節水穩產配套技術516萬畝,農業節水效率不斷提高。
守護一河碧水,造福一方群眾。滹沱河是石家莊市的“母親河”,通過生態修復工程,水域面積增加了約29平方千米,生態綠化面積達到約102平方千米。
“蘇醒”后的滹沱河,對我市水生態環境的改善十分明顯。“滹沱河沿岸的綠地和濕地的覆蓋度整體提升了62.9%,形成了草地、花海、濕地、森林交錯的多樣化植物景觀;青頭潛鴨、大杓鷸、闊嘴鷸、黑翅鳶等珍稀鳥類出現在沿河的棲息地中。”滹沱河建管處負責人康文忠說。
復蘇河湖生態,水量保障是基礎。從2018年至今,全市河道生態補水達40.92億立方米。這其中,離不開“南水”的有力支撐。截至目前,南水北調滹沱河倒虹吸工程累計向滹沱河實施生態補水約7.8億立方米。據監測,補水河道70%以上的水量回補到地下,地下水資源得到有效補充。
地下水位的持續回升是我市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成效的最好例證。2015年至2022年底,全市地下水位平均回升9.99米;累計依法關停取水井19342眼;投入資金2300億元,對重點用水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全市再生水利用率達42%;全市1060家縣級以上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全部建成節水型單位;全市淺層地下水嚴重超采區減少443.1平方千米……
“黨的二十大提出要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的明確要求,我市將堅持不懈加強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為治理華北地下水‘大漏斗’貢獻石家莊力量。”王勇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