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市橋西區蒙古營社區
“芳園議事亭”里,巧解居民煩心事操心事
11月18日下午,在張家口市橋西區蒙古營社區一站式服務大廳,工作人員施月霞正幫助李建國老人辦理領取社保待遇資格網上認證。河北日報通訊員 高陽 攝
【關鍵詞】
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新聞現場】
整潔舒適的居住環境,設施齊全的活動廣場,孩子們在游戲玩耍,老人們在鍛煉身體……近日,記者走進張家口市橋西區蒙古營社區,看到的是一派溫馨和諧的景象。
在社區活動室內,一棵紅色的“心愿樹”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心愿樹”上面張貼著一張張“心愿卡”——“我需要一個電熱水壺”“家里的被子用得時間久了,我想換套新的”……
“今年以來,我們組織開展了圓夢‘微心愿’主題活動,由困難群眾填寫‘心愿卡’,社區在職黨員認領,幫助群眾完成心愿。”蒙古營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賈貞介紹,這些“微心愿”大多是生活中遇到的小事,但別人伸出的援手卻讓困難群眾感到溫暖。活動開展以來,已幫助45名困難群眾完成了“微心愿”。
“李叔,你看著手機屏幕,眨一下眼睛,然后搖一下頭。好,成功。”在蒙古營社區一站式服務大廳里,工作人員施月霞正拿著手機,手把手地幫助李建國老人辦理領取社保待遇資格網上認證。“咱社區的工作人員很細心、有耐心,特別關照我們老年人,還經常到家里走訪,有啥事都幫著我們辦。”李建國樂呵呵地說。
居民有需求,社區有服務。蒙古營社區大力推進“四級網格組織體系”建設,積極發揮社區黨委、樓院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鄰里“大管家”作用,及時關注居民訴求,第一時間幫助居民解決問題,推進基層治理更加精細化、人性化,架好社區和居民之間的“連心橋”。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為社區治理指明了新的方向,明確了社區工作的新要求。”賈貞告訴記者,蒙古營社區將堅持共建共治共享,不斷提升社區治理效能,提高服務水平,把一樁樁好事實事,辦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與居民攜手打造美好家園。
在蒙古營社區子芳小區內,有一處由涼亭改造成的“芳園議事亭”,經常有社區工作人員與居民代表坐在這里召開議事協商會議,共同商討居民反映的問題和社區事務。
蒙古營社區積極創新“百姓說事、干部解題”工作機制,搭建居民議事廳、小區說事點(亭)等平臺,使居民議事更便捷、更省心,并建立“收集、辦理、督查、反饋”閉環式服務體系,用心用情用力辦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
“議事協商會議一般每周召開一次,也可以根據居民代表的提議隨時召開。”蒙古營社區居民郝婭堃說,通過議事協商會議,鄰里之間有什么糾紛、社區有什么大事小情,大家獻計獻策、商量著辦,推動矛盾問題在家門口解決。居民對社區更加信任,居民之間也更加團結。
賈貞表示,下一步,蒙古營社區將不斷暢通議事渠道,讓議事時間、地點、形式更加靈活。通過議事協商,集聚民智,謀劃實施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努力實現城市基層治理與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動。
在蒙古營社區采訪時,記者遇到了正在遛彎的居民胡慧蘭。“社區環境越來越好,文化活動越來越豐富,服務越來越貼心,生活越來越幸福。”說起社區這幾年的變化,胡慧蘭一臉喜悅。
近年來,蒙古營社區先后獲得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河北省家庭教育工作示范社區、河北省志愿服務示范社區等榮譽,該社區黨委被評選為河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60歲的胡慧蘭是蒙古營社區“明德先鋒隊”的一員,她有時間就習慣在社區里轉轉,哪里有安全隱患、哪些居民有服務需求,胡慧蘭都會馬上記下,再與社區、物業溝通解決。
今年以來,蒙古營社區整合資源,打造了由老黨員、教師、退役軍人、律師等群體組成的“明德先鋒隊”,為轄區居民提供水電維修、義診等生活服務和文藝特長、法律援助等特色服務,讓居民享受到更多便民利民服務,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在“明德先鋒隊”的帶動下,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被調動起來。胡慧蘭說:“不文明現象明顯減少了,參加志愿服務的居民更多了。”
“居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不斷激發社區治理活力,讓社區更團結、生活更便捷、居民更有幸福感。”賈貞對蒙古營社區的未來充滿信心。
【記者手記】
民生需求在哪里,服務就應該覆蓋到哪里。蒙古營社區用心用情踐行“民呼我行”,通過圓夢“微心愿”、上門走訪、網格化服務管理等舉措,了解群眾需求,辦好群眾身邊的實事,發揮著社區黨組織在促進社區和諧穩定、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推動作用。
為提升社區治理效能,提高服務水平,蒙古營社區依托議事平臺,暢通居民說訴求、提建議的渠道,共商共議合力解難題,點燃了群眾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
凝聚黨群合力,擰成一股繩、形成一盤棋,蒙古營社區不斷解鎖著社區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密碼。(河北日報記者郭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