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滄州市區段的旖旎風光。近年來,滄州市不斷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大運河滄州段展現出迷人風貌。
大運河穿越了千年時光,在滄州域內蜿蜒曲折 216 公里,一路流淌,孕育了滄州的武術文化、雜技文化,成為滄州人的成長記憶。
大運河畔,夜幕下的清風樓流光溢彩。
她經歷過漕運興盛時期千帆競渡一河的繁華,也經歷過幾十年陷于干涸、荒蕪之境的破敗與寂寥。
大運河畔的“小師傅”們“哼哼哈嘿”,拳拳生風。
大運河流經我姥姥家的門前。記得小時候,運河來水是件稀罕事,我可以趴在河岸邊看半天。總問姥姥,大運河以前什么樣?她說,有水、有船,然后給我講一個個關于這條河的故事。童年的懵懂記憶里于是留下了拉纖的臂膀、嘹亮的號子、誘人的叫賣……
市民身著漢服在大運河畔的百獅園內游玩。
家鄉的大運河重獲新生,始于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實施。滄州沿河八縣(市、區)都對當地大運河文化帶重點打造,一顆顆運河明珠綻放光彩。
河北吳橋雜技藝術學校的學生在練習雜技。
在滄州市中心城區,13.7公里的大運河及沿岸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南到北,運河公園、百獅園、南川樓、朗吟樓、清風樓、大運河非遺展示中心、園博園沿河而建,成為區域文化新地標和市民休閑打卡地。
在大運河畔的東光縣油坊口村,村民尹曉東開辦了運河漁村書香文化餐廳。
更多好消息傳遍運河兩岸:大運河全線通水了,大運河滄州市中心城區段旅游通航了,“一船明月過滄州”盛景再現;
如今,大運河畔藍綠交織、林水相依,沿河綠廊給城市以靈動;
如今,大運河畔堤路暢通、碼頭四布,泛舟河上讓人流連忘返;
如今,大運河畔文物活化、保護利用,文化遺存散發人文魅力;
如今,大運河畔特色小鎮、美麗鄉村,串珠成鏈打造文旅盛宴;
……
北京現代滄州分公司工作人員對入庫車輛信息進行掃描登記。
家鄉的大運河,一條盛滿歷史與傳奇的河,在新時代以嶄新的面貌鐫刻下滄州發展的時代印記;岸邊聽河水潺潺,這是一座城市
因河之變而華麗轉身的生動旋律。